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生产是一项复杂且风险较高的工作,确保安全操作至关重要。以下是化工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员工需穿戴合适的防护服、防护眼镜、呼吸器及防化手套,确保在作业过程中免受化学物质伤害。
2. 危险化学品管理:严格遵守化学品储存、搬运和使用规定,确保标签清晰,了解其危险性及应急处理方法。
3. 设备操作与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操作前进行必要的预检,严禁带病运行。
4. 应急预案: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如火灾、泄漏等事故,以便迅速、有序地应对。
5. 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作业许可制度:对于高风险作业,实施作业许可制度,确保作业前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到位。
化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损失,同时也是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规范操作,可以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1. 遵守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流程或忽视安全警告。
2. 在处理化学品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发生意外,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确保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4. 不得在生产区域内吸烟或进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
5. 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不得强行操作。
6.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事故。
7. 定期参与安全培训,更新安全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操作规程需每位化工工作者严格遵守,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构建起坚实的安全生产防线。在化工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确保安全操作,共同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
第1篇 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罐内作业
(1)可靠隔离 进入罐内作业的设备必须和其他设备、管道可靠隔离,绝不允许其他系统中的介质进入检修的罐内。
(2)切断电源 有搅拌机机械装置的设备,进入罐内作业前应把传动带卸下,启动机械的电机电源断开,如取下保险丝、拉下闸刀等,并上锁使在检修中不能启动机械装置,再在电源处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上述措施采取后应有人检查确认。
(3)空气置换 凡用惰性气体置换过的设备,人罐前必须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并对罐内空气中的含氧量进行测定。罐内动火作业除了罐内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含量符合动火规定外,氢含量应在 18%~21%的范围。若罐内介质有毒,还应测量罐内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4)罐外监护 罐内作业一般应指派两人以上作罐外监护。监护人应了解介质的理化性能、毒性、中毒症状和火灾、爆炸情况;监护人应位于能经常看见作业罐内全部操作人员的位置,眼光不得离开操作人员;监护人除了向罐内作业人员递送工具、材料外,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更不准擅离岗位;发现罐内有异常时,立即召集急救人员,设法将罐内受害人员救出,监护人应从事罐外的急救工作;如果没有代理监护人,即使在非常时候,监护人也不得自己进入罐内;凡进入罐内抢救的人员,必须根据现场的情况配备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及安全带等防护用具。决不允许不采取任何个人防护而冒险人罐救人。
(5)用电安全 罐内作业照明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使安全电压在干燥的罐内不大于36v,在潮湿环境或密闭性好的金属容器内不大于 12v;若有可燃性物质存在时,还应符合防爆要求。悬吊引灯时不能使导线承受张力,必须用附属的吊具来悬吊;引灯的防护装置和电动工具的机架等金属部分应该用三芯软线或导线预先可靠接地。
(6)个人防护 罐内作业前应使罐内及其周围环境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戴防毒面具人罐作业,这时防毒面具务必事先作严格检查,确保完好,并规定在罐内停留时间,严密监护,轮换作业;罐内空气中含氧量和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均符合安全规定时才能进行作业,还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罐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衣袖、裤子不得卷起,作业人员的皮肤不要露在外面;不得穿戴沾附着油脂的工作服;有可能落下工具、材料及其他物体或漏滴液体的场合,要戴安全帽;有可能接触酸、碱、苯酚之类腐蚀性液体的场合,应戴防护眼镜、面罩、毛巾等保护整个面部和颈部;罐内作业一般穿中筒或高筒橡皮靴,为了防止脚部伤害,也可以穿翻毛牛皮靴等工作鞋。
(7)急救措施 根据罐的容积和形状、作业危险性大小和介质性质,作业前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对直径较小,通道狭窄,一旦发生事故进入罐内抢救困难的作业,下罐前作业人员就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以备有腰带(胸带)及肩带,用肩胛骨中央的铁环吊起来的构造为好,以便把罐内受害者以站立的姿势拉上来。操作人员在罐内作业时,监护人应握住安全带的一端,随时准备好把操作人员拉上来。罐外至少准备好一组急救防护用具、如隔离式面具、苏生器等,以便在缺氧或有毒的环境中使用。罐内从事清扫作业,有可能接触酸、碱等物质时,罐外预先准备好大量的清水,以供急救用。
(8)升降机具 罐内作业用升降机具必须安全可靠。使用的吊车或卷扬机应严格检查,安全装置齐全、完好,并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操作;在罐内使用梯子时,最好将其上端固定在罐壁上,下端应有防滑措施,根据情况也可采用吊梯。
第2篇 连续硫化机硫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检查设备内有无杂物,蒸气阀、压力表是否灵敏可靠,按规定加油润滑。
2.工作中要精力集中,坚守岗位,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以及周围的安全情况。
3.设备开动后机头后面禁止站人。扣机头、打线和后边接线时都要注意阀门和管接头处,以防蒸气喷出伤人。
4.硫化罐高压蒸气管压力表指针到零位后,确认无残余压力时才可以打开中间和入口的封闭器,禁止在开罐状况下给气。
5.加胶时禁止手接触到机身的内套部分,不准用金属物向里顶胶。
6.正常开车时收线架前禁止站人。收线换盘剪线时注意线头甩出以免伤人。
7.工作中禁止打开水轮箱的小门。
8.最后一班停车要注意。
(1)切断电源开关,检查所有的按钮,手柄是否在零位;
(2)关闭蒸气、水等所有阀门;
(3)打开回水阀门。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3篇 溶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溶化工安全技术操纵规程
1、开炉时必须穿着好防护用品,开炉前要检查鼓风机炉子风管等。如发现题目,不得开炉。
2、在送风和停风前,应打开凤眼,打开出铁口和出渣口时,禁止用湿润的金属棒接触铁水,以免引起铁水飞溅,出铁口正面严禁站立闲杂职员。
3、加料时要小心谨慎,防止铁块砸伤,上料时应留意安全,装料时应禁止把爆炸物品误装进炉。
4、开炉时,前炉炉膛严禁存水,如有村水,需加添干沙除水后方可出铁水。
5、停炉时,炉底下要垫干砂后方可打炉。
6、 铁水包每次开炉前应修睦烘干,修炉时加强监护,留意上面落物,特别开炉底和过桥要检查,防止漏铁水。
7、工作结束后检查工作场地,对附件的易燃物料应清除隔离,防止火灾发生。
第4篇 苯酚熔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打开熔化间的通风设备,充分换气后方准进入室内。
2.检查所用工具、卡具、吊具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准确开启苯酚管路阀门,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启动苯酚泵打料。
4.调换吸料胶皮管时,要注意人体应避开管口方向。
5.将冷苯酚桶下入熔化槽时,下桶前需检查有无漏桶,不得将漏桶下入熔化槽内。
6.刚下入熔化槽的冷苯酚桶,应松动一下桶盖,便于桶内气体受热逸出。
7.工作后应切断电源。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5篇 金属熔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对所属的机械、电器、水冷、液压(或气压)进行认真地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熔炼。
2.工作时,应穿戴好工作服,穿好防护鞋,戴好防护镜、 防护帽等。不准打赤膊,以防烫伤。
3.炉前及工作场地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各种材料、工 具应放到指定的地点。
4.炉料应干燥,并有人负责检查。严禁将易爆物品(如:弹头、雷管等)、密封容器及带水(或带雪)的炉料,投入炉内。
5.样勺、样模、拨样板等,要保持干燥、清洁。剩余熔液,应倒在干燥的地方或干燥的料锭模内。
6.使用行车时,要先检查链条、钢丝绳、吊钩、天平等是否牢固,否则禁止吊运。吊运时,要按《起重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7.开炉前,必须清除炉坑前周围所有障碍物,5m内不准有易爆物品,炉坑及炉前地面不得有积水。
8.加粉散状材料时,应侧身投料,以防喷溅伤人。
9.出金属熔液前,使用的工具及浇包必须烘烤干燥,浇包必须放正、放稳,禁止将冷湿铁棒、工具等与熔液接触,以防喷溅伤人。
10.开炉时根据分工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第6篇 锅炉软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锅炉水处理工必须严格执行《低压锅炉水处理标准》。
2、熟悉锅炉水处理工艺流程,严格执行软化操作规程。
3、钠离子交换器逆流再生时反洗流量不得大于5吨/时,反洗压力不得大于0.05兆帕。
4、软化人员必须保证软水箱有足够的水量,以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严禁将生水注入水箱。
5、保持过滤器、盐容器、软化器等软化设备畅通完好。
6、应按规定时间进行软化水化验,填写记录。
7、水质指标超过规定值时,应通知司炉工进行锅炉排污。
8、钠离子软化器出水硬度开始上升时,应增加化验次数,失效时应倒换备用设备运行。
第7篇 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罐内作业
、
(1)可靠隔离 进入罐内作业的设备必须和其他设备、管道可靠隔离,绝不允许其他系统中的介质进入检修的罐内。
(2)切断电源 有搅拌机机械装置的设备,进入罐内作业前应把传动带卸下,启动机械的电机电源断开,如取下保险丝、拉下闸刀等,并上锁使在检修中不能启动机械装置,再在电源处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上述措施采取后应有人检查确认。
(3)空气置换 凡用惰性气体置换过的设备,人罐前必须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并对罐内空气中的含氧量进行测定。罐内动火作业除了罐内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含量符合动火规定外,氢含量应在 18%~21%的范围。若罐内介质有毒,还应测量罐内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4)罐外监护 罐内作业一般应指派两人以上作罐外监护。监护人应了解介质的理化性能、毒性、中毒症状和火灾、爆炸情况;监护人应位于能经常看见作业罐内全部操作人员的位置,眼光不得离开操作人员;监护人除了向罐内作业人员递送工具、材料外,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更不准擅离岗位;发现罐内有异常时,立即召集急救人员,设法将罐内受害人员救出,监护人应从事罐外的急救工作;如果没有代理监护人,即使在非常时候,监护人也不得自己进入罐内;凡进入罐内抢救的人员,必须根据现场的情况配备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及安全带等防护用具。决不允许不采取任何个人防护而冒险人罐救人。
(5)用电安全 罐内作业照明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使安全电压在干燥的罐内不大于36v,在潮湿环境或密闭性好的金属容器内不大于 12v;若有可燃性物质存在时,还应符合防爆要求。悬吊引灯时不能使导线承受张力,必须用附属的吊具来悬吊;引灯的防护装置和电动工具的机架等金属部分应该用三芯软线或导线预先可靠接地。
(6)个人防护 罐内作业前应使罐内及其周围环境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戴防毒面具人罐作业,这时防毒面具务必事先作严格检查,确保完好,并规定在罐内停留时间,严密监护,轮换作业;罐内空气中含氧量和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均符合安全规定时才能进行作业,还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罐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衣袖、裤子不得卷起,作业人员的皮肤不要露在外面;不得穿戴沾附着油脂的工作服;有可能落下工具、材料及其他物体或漏滴液体的场合,要戴安全帽;有可能接触酸、碱、苯酚之类腐蚀性液体的场合,应戴防护眼镜、面罩、毛巾等保护整个面部和颈部;罐内作业一般穿中筒或高筒橡皮靴,为了防止脚部伤害,也可以穿翻毛牛皮靴等工作鞋。
(7)急救措施 根据罐的容积和形状、作业危险性大小和介质性质,作业前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对直径较小,通道狭窄,一旦发生事故进入罐内抢救困难的作业,下罐前作业人员就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以备有腰带(胸带)及肩带,用肩胛骨中央的铁环吊起来的构造为好,以便把罐内受害者以站立的姿势拉上来。操作人员在罐内作业时,监护人应握住安全带的一端,随时准备好把操作人员拉上来。罐外至少准备好一组急救防护用具、如隔离式面具、苏生器等,以便在缺氧或有毒的环境中使用。罐内从事清扫作业,有可能接触酸、碱等物质时,罐外预先准备好大量的清水,以供急救用。
(8)升降机具 罐内作业用升降机具必须安全可靠。使用的吊车或卷扬机应严格检查,安全装置齐全、完好,并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操作;在罐内使用梯子时,最好将其上端固定在罐壁上,下端应有防滑措施,根据情况也可采用吊梯。
第8篇 铅溶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前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电气控制箱、仪表和电炉是否完好,发现异常请修理工修理。
2加入炉内的铅废料量不宜过多,使熔化后的铅液面线离炉口面10公分左右,以防铅液溢出烫伤人体。
3铅废料应轻轻地加入已被熔化的铅炉中,以防铅液飞溅伤害人体。
4勺子、样模以及其它入铅槽的物件必须保持干燥,以防铅液飞溅伤人。炉内铅液不得低于电热管,防止电热管烧损。
5样模拿取时应注意安全,铅块堆放应整齐、稳固,以防铅锭倒下伤人。
6工作完毕应切除电源,打扫场地。
第9篇 看火汽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2、非本岗位操作人员严禁操作电脑;
3、严禁用湿布擦拭电气设备及湿手操作以防触电,操作台地面必须铺设绝缘皮;
4、加热炉区域(包括汽包)点检及作业时必须佩戴co报警仪并且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相距3-5米进行操作;
5、经常检查烧嘴燃烧情况,查看炉内燃烧情况时,不得正对炉口,防止火焰喷出伤人;
6、在排污时,必须精力集中、安全站位,开阀门时首先确认排污口处有无其它人员,确认无人的情况下在缓慢开启排污阀门,防止蒸汽烫伤。
7、严禁在吊起的重物下工作、停留应及时避让天车吊物;
8、严禁在煤气区域逗留、休息;
9、点火前应检查炉内有无遗留物,水冷构件是否过水,加热炉周围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确认不会发生事故时方可点火。
10、在现场行走时严禁跨越辊道及在辊道两侧进行传递工具和物件;
11、加热炉人员必须掌握急救器具及安全防护工具的使用知识;
2、加热炉烧炉过程中支管煤气压力不得低于4kpa,低于4kpa时必须及时进行调整,长时间持续必须通知当班调度长进行协调;
13、在检查汽化上水泵或柴油泵时,首先观察上水泵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逆水等情况发生,在启动柴油泵时,首先要观察油箱是否有油,水箱是否有水,启动是否正常,启动柴油泵的同时严禁再启动水泵防止压力过大,造成汽包上水管炉憋开;
14、柴油机房要执行封闭管理,现场严禁烟火;
15、在炉前炉后点检设备时,严禁在液压设备周边停留,防止液压管爆开油压伤人或者炉后液压缸螺丝崩开伤人等;
16、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除磷机周边属危险区域,严禁靠近,防止高压水伤人;
17、煤气区域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氧化碳含量与工作时间的关系,发生异常及时汇报:
第10篇 硫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上班前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检查机电设备转动部分是否完好,保险阀门是否良好,压力表、安全阀、疏水器是否正常,蒸汽管、阀门、密封线圈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检查道轨是否正常,每次硫化时应对安全阀手动进行试放气,发现失灵应立即停止并向有关领导报告,进行维修后再用。
4、硫化盘进罐时,检查过桥铁轨是否放稳,要清除铁轨上的杂物,前后动作一致,硫化盘进罐时要注意过往行人。
5、关闭硫化罐门时,脚步立稳,不要用铁棒猛烈敲打,注意有无杂物夹在罐门平面上,电动旋紧门后要检查门扣是否关到位。进气和硫化阶段,一切人员要离开硫化罐门正面方向。
6、开放蒸汽时,阀门打开切勿一下子开足,根据工艺要求控制进放汽时间,安全阀发出警报时应立即关闭进汽阀门。
7、开硫化罐门前应将蒸汽放完,等压力表指针降到零位后2分钟,才可开硫化罐门。
8、硫化罐出罐时,钩子必须钩牢,过桥铁轨要放稳,一人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顺序,并注意来往行人。
9、压力表,安全阀失灵修复后再使用。
10、工作结束时关掉电源,蒸汽、硫化罐门、过桥铁轨放到空置位置,清扫场地。
第11篇 硫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严格遵守《装卸机械司机一般安全守则》。
第二条修补粘接皮带时必须履行停电手续、落实停电措施,锁好两个以上急停开关方可进行皮带修补工作。
第三条熟练掌握硫化机的性能,对设备、工具要正确使用、维修、保养。使用前 ,要经专人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第四条风、雨、雪、雾天和高处作业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五条用刀剥皮带时,要戴好手套,要在通风处搅拌冷胶时。
第六条使用板葫吊要悬挂牢固,皮带卡子要卡紧。工作人员要避开可能造成脱落伤人的区域。
第七条使用打磨机打磨钢丝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钢刷旋转方向不得站人。
第八条使用吊车、装载机牵拉皮带时,要做好封道措施,并设专人指挥车辆。
第九条硫化时要戴口罩和手套,不准吸烟和进食。在硫化过程中,不得少于两人看守硫化机。
第十条拆、卸硫化机工属具,要互相配合,以防伤人。
第十一条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皮带上的杂物,并报告值班长。
第十二条对氯丁胶、聚异氰酸脂、汽油要专人专库妥善保管。
第12篇 有色金属熔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检查坩埚有无裂纹。坩埚使用前(金属坩埚必须认真刷好涂料),必须预热到600℃以上充分干燥。
2.炉子周围及炉前坑内不得有积水,不得堆放无关物品。
3.炉料应经过检查、其品种规格、块度要符合规定。严格检查炉料有无爆炸品。添加炉料必须预热并保证干燥,加入速度要慢。
4.取样、熔炼和浇注所使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预热。
5.要注意空气流通,通风排气装置应正常良好。
6.在变质和精炼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护口罩,并站在上风位置操作。
7.熔炼完毕要进行浇注时,先将坩埚扶正,抱钳要将坩埚夹牢出炉。
8.从坩埚向小浇包倾注金属液时,不可过满,并在小包底垫些砂子,以免金属液溅出造成烫伤,剩余金属液不准随意乱倒。
9.打炉洒水,不要浇在炉壁上。炉底(对固体燃料炉)有人时不准洒水。
10.采用固体燃料炉加热坩埚熔化金属时应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鼓风机安放坑是否有积水,检查管路部分是否良好,炉条是否排布均匀,安全可靠;
(2)第一炉焦炭一定舂实塞紧,防止坩埚倾倒。垫坩埚的耐火砖必须保证坩埚平稳;
(3)补加焦炭时,要沿坩埚周围添加优质焦碳并塞紧;
(4)在熔炼过程中要观察熔化情况时,必须停止鼓风。观察时,注意和火焰保持一定距离;
(5)浇注时,坩埚从炉中取出后,立即盖上炉盖。
11.采用油炉加热坩埚熔化金属时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检查气路、油路是否正常;
(2)按照油炉司炉工安全操作规程点火操作:先闭风口,微开油门,用引火棒点燃烧嘴,再开风门并进行调节,禁止风压油。注意调节油、气门使之充分燃烧;
(3)开炉时必须打开通风设备,排除烟雾;
(4)如果是可转式油炉,在熔化过程中必须摆正;
(5)油箱放置位置必须与熔化炉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生火灾。
12.采用气体燃料加热坩埚熔化时应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各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将炉门和烟道闸板打开,使空气流通。点炉前察看压力表,确定煤气是否充足。必要时与煤气站值班人员联系,以防点火时发生爆炸;
(2)点火前先将空气阀关闭,点燃引火棒,再微开煤气阀,点燃烧嘴,然后调节空气和煤气流量;停炉时次序相反,不可错乱。随时注意调节煤气和空气比例,以火焰明亮无爆炸声为宜。如发现回火或其它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炉检修。如烧嘴温度过高,可在停炉后喷水冷却,或用风吹15分钟再用,以防回火;
(3)煤气管路及烧嘴附近不许有明火。如发现有漏气现象,立即通知煤气站及有关人员进行修理,未修好前严禁使用;
(4)完工后将工作场地清扫干净,检查煤气管路和阀门是否漏气,一切妥善后方能离开现场。
13.采用电阻炉熔化应注意事项:
(1)开炉前,应检查电气设备和炉体及其它辅助设备是否正常可靠;
(2)经常清除铁坩埚外壳铁锈,以防氧化皮脱落使坩埚与电热丝“搭桥”或“短路”;
(3)严禁电热丝急冷;
(4)坩埚外壁与勾砖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60毫米;以免坩埚“鼓肚”造成事故。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3篇 汽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汽化冷却是要害部门,非操作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入仪表室。对进入汽化冷却的非工作人员一律登记。
2.室内要保持整洁,不准放其它物品。
3.汽化冷却工必须对本岗位涉及的设备及汽化冷却的原理熟悉。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否则不准独立工作。
4.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5.汽化运行人员必须保持两人,不许单人值班操作。
6.汽化运行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负责,要随时清楚地了解加热炉内水管运行压力,水位情况,杜绝设备和人身事故的发生。
7.工作中注意检查各部设备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检查仪表指示是否真实,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调度找有关人员处理。
8.室内夜间照明灯不许关闭,以便随时了解情况。
9.遵守公司规定的“三满”“八不准”,严禁睡岗、离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保证精力集中。
10.要严格执行汽化冷却操作规程,做到精心操作、认真负责、定期检查、与加热工密切配合、团结协作。
11.检查记录要准确清楚,真实反映情况。
12.检查中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找有关人员处理。
第14篇 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高处作业
1.作业人员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人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工作人员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患深度近视眼病的人员也不宜从事高处作业。
2.作业条件 高处作业均须先搭脚手架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的措施后,方可进行;在没有脚手架或者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 5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3.现场管理 高处作业现场应设有围栏或其他明显的安全界标,除有关人员外,不准其他人在作业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进入高处作业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4.防止工具材料坠落 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牢在坚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在格栅式平台上工作,为防物体掉落,应铺设木板;递送工具、材料不准上下投掷,应用绳捆牢后上下吊送;上下层同时进行作业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他隔离设施;工作过程中除指定的已采取防护围栏处或落实管槽可以倾倒废料外,任何作业人员严禁向下抛掷物料。
5.防止触电和中毒 脚手架搭建时应避开高压线,实在无法避开时应保证高处作业中电线不带电或作业人员在脚手架上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的最短距离大于安全距离 (电压小于llokv,安全距离为2m;电压等级小于220kv,安全距离为3m;电压等级小于330kv,安全距离为4m)。高处作业地点如靠近放空管,则作业安全负责人事先与有关生产部门联系,保证高处作业期间生产装置不向外排放有毒、有害的气体,并事先向高处作业全体人员交代明白,万一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应迅速撤离现场,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应急的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落实。
6.气象条件 六级以上大风、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7.注意结构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在槽顶、罐顶、屋顶等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上作业时,除了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栏杆等防护措施外,事先应检查其牢固可靠程度,防止失稳破裂等可能出现的危险。严禁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直接站在石棉瓦、油毛毡等易碎裂材料的屋顶上作业,为了防止误登,应在这类结构的显眼地点挂上警告牌,若必须在此类结构上作业时,应架设人字梯或铺上木板,防止坠落。
第15篇 溶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开炉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开炉前要检查鼓风机炉子风管等。如发现问题,不得开炉。
2、在送风和停风前,应打开凤眼,打开出铁口和出渣口时,禁止用潮湿的金属棒接触铁水,以免引起铁水飞溅,出铁口正面严禁站立闲杂人员。
3、加料时要小心谨慎,防止铁块砸伤,上料时应注意安全,装料时应禁止把爆炸物品误装入炉。
4、开炉时,前炉炉膛严禁存水,如有村水,需加添干沙除水后方可出铁水。
5、停炉时,炉底下要垫干砂后方可打炉。
6、 铁水包每次开炉前应修好烘干,修炉时加强监护,注意上面落物,特别开炉底和过桥要检查,防止漏铁水。
7、工作结束后检查工作场地,对附件的易燃物料应清除隔离,防止火灾发生。
96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
92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3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