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301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8分钟,共有258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队伍建设,为推行村民自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配齐配强村级计生工作队伍是提高村级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的前提条件。几年来,我县各级高度重视村级计生工作网络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村(居)一级能否承担起计生工作的担子,基层计生工作网络是否健全,党员和干部能否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党支部村委会、基层计生工作人员、计生协会组织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一是选准选好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级班子。在选配和换届选举中把能否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是否愿意积极参与计生工作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把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如何作为考核村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内容,对计生工作开展好的计生干部给予保护照顾,对违反计生或计生工作抓不好的给予否决。年村级换届中,组织、民政、计生等部门提前协调,指导基层选好村级班子,全县有126位村级计生工作人员得到提拔使用,其中从分管计生副主任(副书记)提拔为村书记、村主任7人,从村计生管理员提拔为村书记、村主任23人,从计生服务管理小组长提拔为村委、支委17人。同时严把候选人的计生审核关,有191名村两委候选人因违反计生被否决。二是优化村级计生管理员队伍。全面推行村级计生工作人员“县管、乡聘、村用”管理机制,按村(居)人口规模选配计生管理员,3000人以下的配1人,3000人以上至6000人的配2人,6000人以上配3人,并建立以县、镇两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计生管理员待遇保障机制,对聘用的村级计生管理员,每月工资由县级财政负担200元,镇级财政负担不少于100元,同时,由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奖惩办法,每半年或全年参照计生管理员职责履行情况和工作业绩进行奖惩,做到人员精简,待遇落实,职责明确。三是把计生工作网底巩固在村民小组。全县3049个村(居)民小组共选配3157位计生服务管理小组长,进一步健全完善计生服务管理小组的宣传、管理、服务制度,真正把计生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四是着手制定计生管理员和服务管理小组长的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聘任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和业务培训制度,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二、着力夯实基础,积极推进计生工作重心下移。为进一步下移工作重心,推行村民自治,我县把夯实村级工作基础,促进平衡发展放在首位。一是抓后进促转化。建立“单列村”管理制度,对班子薄弱、计生底子不清、管理水平差的村实行单列管理。同时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乡镇一把手挂钩计生薄弱村制度,通过挂钩指导,把县、镇、村的责任捆在一起,按“一年甩后、二年上水平、三年创先进”的要求,狠抓后进转化,促进全县计生工作平衡发展。二是抓合格村创建质量。对经复核质量不高的合格村给予取消资格,限期整顿。三是抓计生责任落实。建立分工明确、权责一致的计生工作责任机制,印制《惠安县村(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手册》,对计生宣传、服务、管理等重要环节和重难点工作进一步明确村两委成员、计生管理员的职责责任,制定详细的党政纪责任追究和经济奖惩措施。20__年5月份,对出现政策外生育多孩、政策外生育漏报、持《生育证》育妇怀孕4个月以上不明原因终止妊娠以及连续二轮以上被单列管理的村实行责任追究,159名负有管理责任的镇、村相关责任人受到党政纪或经济处理。四是抓思想认识强化。计生村民自治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是思想认识有没有到位。当前村民自治工作最根本的问题是干部的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陈旧,对实现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以及建立计生工作新机制的认识不到位。为此,我们在县委党校举办的村级支部书记、村主任培训班上专门开设人口与计生课程,统一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让大家明确开展村民自治是计生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基层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群众满意率的重要途径,让各级干部的认识有新的提高,思想得到统一,推行村民自治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村民自治工作依法有序推行。我县把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合格村创建、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民主监督之中,县计生领导小组发出《关于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意见》,对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作出全面的规划、安排。各乡镇根据县里的统一部署,把村民自治工作创造性地结合于合格村创建、规范化管理落实、知情选择推行、协会 “双创”活动之中,使自治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县、乡还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指导组,指导组实行包乡镇、包村居责任制,对基层计划部署、宣传发动、拟订草案、公告、收集意见、村民表决、公布表决结果以及签订协议全程进行督促、指导。为确保村民自治工作依法、有序扎实推进,县指导组专门制作《开展村(居)民自治进度表》,对各个环节的情况及时了解和监控,采用抓两头带中间、抓典型促后进的办法,通过现场学习、请先进典型介绍经验和后进单位分析原因等办法,
促进工作平衡发展。今年3、4月份全县重点工作落实月活动和3次计生重点工作督查,都把村民自治作为重要内容,对个别乡镇工作进展缓慢、村规民约只在村民代表会议上表决通过、以及个别乡镇统一印制一个样式的村规民约等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较好地推动村民自治工作的扎实开展。四、采取综合措施,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计生自治积极性。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关键在于调动群众参与。群众不参与不支持,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就失去基础。因此,我们坚持以利益导向和提供优质服务为载体,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加大政策推动力度,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让群众思想上认同,行动上支持。一是把计生村民自治作为创建优质服务县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加强县站、乡所、村室建设,生育、节育、不育等生殖保健项目和节育技术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育龄群众身心健康得到了切实维护,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不断得到提高。同时,投入150多万用于宣传硬、软件建设,大力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机制。①全面兑现《条例》规定的“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500元奖励金,各乡镇还配套奖励300-500元;②加大对弱势家庭的扶助力度,县政府出台《关于提高全县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计生对象保障金标准的通知》,实行农村“低保”向计生户倾斜。全县有612户1970名原农村享受低保的计生对象增加了生活补贴,其中“二女”结扎户和独女领证户230户872名每人每月增加补助20元,其它独生子女户和计生户382户1098名每人每月增加补助10元。③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保障新机制,县委、县政府出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办法(试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农村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由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直接奖励扶助,每人每月按50元的标准发放。根据调查统计,今年我县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共计160人。三是加大“三结合”帮扶力度,继续实施“三大工程”。计生协会继续开展“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对计生三户实行低息贷款帮扶。一些乡镇积极募集社会资金,建立计生户帮扶专项基金,帮助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全县安居、成才、致富三大工程成效明显,仅县级就投入专项资金153万元,受益计生户3650多户,其中成才工程3500多人,安居工程132户,致富工程20户。四是实行县直部门挂钩帮扶制度。县直各部门认真制订切合实际、有利于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三结合”工作方案、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直接与计生户结对子帮扶。通过以上措施,鼓励和稳定了计划生育户的守法行为。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3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58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一、外地城关镇行政管理经验做法
(一)各地基本情况
虞山镇,始建于1958年,是常熟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区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6万,其中户籍人口35.7万,外来人口43.9万。2004年起实行'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行政管理模式,下辖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7个管理区、59个行政村(其中12个撤村建居)、56个社区居委会。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59亿元。先后获全国文明镇、中国商业名镇、全国财政十强镇、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部级荣誉称号,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镇前列。杨舍镇,是张家港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8年9月,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体化管理,2011年升级为部级开发区。区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户籍人口30.36万人,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城区街道,76个社区和29个行政村。先后入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园区前十强''中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园区''中国十强创新力开发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三甲。
上派镇,肥西城关镇,镇域面积121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14个村(农村社区),人口35万,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2017年全社会固定投资93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招商引资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万元。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位居合肥市各乡镇前列,连续四年蝉联合肥市'科学发展一类先进乡镇'.
衡山镇,是霍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辖8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10.5万。是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中国县域产业经济集群竞争力100强、全国和全省铸造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2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2017年工农业总产值125亿元,财政收入3.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6元。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财政保障有力。四地均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乡镇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乡镇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切实保障。比如,虞山镇和杨舍镇一般预算收入高,可用财力充足,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迅猛,各项工作推进保障有力;霍山县将衡山镇所有财政收入全额返还,用于衡山镇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行政管理高效。各地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机构综合配置、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管理体制。比如,杨舍镇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行政效率。衡山镇对原有4个行政机构和16个事业机构进行整合,综合设置为7个综合机构,并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公开选拔7名二级机构负责人,全部按副科级配备,同时对退居二线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一律不占编,腾出的编制专门用于招录新进人员。同时,各地均对领导班子实行高配,如虞山镇党委书记由常熟市委常委兼任;杨舍镇党委书记、镇长均高配副厅级;上派镇和衡山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均高配副县级,领导力量得到了切实加强。
三是权责划分清晰。各地均对县镇两级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实现事财匹配、权责一致。比如,在城市管理上,对县镇两级部门职能交叉有关事项进行分流处理。虞山镇坚持城区三环以内由市城管执法局管理为主,三环以外由属地管理为主;肥西县推进县城管局行政执法权向镇延伸,给予上派镇执法分局10个编制,城区规划区内重点街道、节点等由县城管局管理,背街小巷、规划区外由镇执法分局管理;霍山县城管局给予衡山镇城管分局5个编制,并对城区管理事项进行明确划分,有效解决了权责主体不明、权责不对等的问题。
四是征收查违有序。虞山镇成立征收中心,负责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并设立专门帐户,工作经费由镇级统一 管理,规划区内重大拆迁活动由市镇两级联合推进,零星拆迁及规划区外统一由镇负责。杨舍镇成立征收办,为副科级单位,对经开区规划范围内建设、征收等工作由市级主导,规划范围之外由镇主导。肥西县对所有违法建设,一律实行'零补偿',拆除新产生的违法建设所发生的费用,强制由违建当事人支付。上派镇坚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并建立干部激励机制,量化管理、奖罚并举,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由县一级出台政策直接给予经济重奖。
五是社区管理科学。各地均把社区的建设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区用房方面,由县镇两级按实际需要予以全面落实;在资金保障方面,均出台相应政策,确保社区有钱办事;在人员配备方面,合理确定社区规模,配备相应人员,对重点社区还适当倾斜,确保管得了;在任务职能方面,制订社区服务清单为社区减负,下放物业考核否决权为社区撑腰,县级城管执法部派员定点常驻社区壮胆,确保管得好。虞山镇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在社区推行科学育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家居服务等一批公益创投项目,把党建项目与社区管理结合起来,每年给予社区20万元的党建服务经费,实现党建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同时市财政对城区二环以内社区每年给予一定工作经费。杨舍镇推行'党建引领、村(居)民自治、多元共治',探索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居)议事会民主协商—村(居)民代表大会民主决议—村(居)委组织实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新机制,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新模式,同时引导社区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水乳交融,涌现出'善'文化、'福'文化、'大爱'文化、'义'文化等一批有文化内涵的社区。
二、黄梅镇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区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产业提升,城关镇行政管理体制在土地、财税资金、行政服务、综合执法等方面无法全面适应行政管理要求,往往存在'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就黄梅镇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事权财权不匹配。黄梅镇作为城关镇,城区建设管理、拆迁征地、信访维稳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而与其他乡镇相比,在城镇建设投入、新增财税收入分成、土地出让金返还等方面,黄梅镇无法享受县级支持其他乡镇的普惠政策。在乡财县管的体制下,黄梅镇现有财力全部依靠上级补助,花钱靠上级拨付,经费经常处于缺口状态,向上要钱、多方筹钱成了乡镇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虽然黄梅镇历届政府每年都想尽办法去'化缘',但收入仅能维持机关运转,面对日益繁重的城镇建设、改革发展、维护稳定、拆迁征收等任务,有限的财力难以有效地推进工作、加快发展。
二是权力责任不对等。乡镇一级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而赋予的权力不够,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特别是黄梅镇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与县直部门的权责没有分清楚。比如,财政、工商、税务等财政状况好的单位一般都是由县直部门直接管理或者以其为主导、黄梅镇政府辅助管理,而一些具体事务较多的如城管、计生、环保、房管、安全生产、维稳等日常工作则被视为'包袱',甩给乡镇政府管理,'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在'属地管理'机制下,利益收归县直部门,责任却无限下放,黄梅镇成为诸多县直部门的协作单位,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承担无限大的责任,'属地管理'下的权责不对称成为影响黄梅镇工作的一大难题,小马已经难以拉动大车。
三是执法权限不清晰。黄梅镇是县城所在地,日常工作面广、量大、事杂,许多部门的执法权限没有下放,但执法基础工作要黄梅镇去做。比如查违工作,虽然黄梅镇在管,但是并无执法管理的权限;再如小区的管理,廉租房的管理,房产等部门只管建,只管批,建好后,计生、维稳、服务统统交由黄梅镇实行属地管理,而黄梅镇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调节的余地。黄梅镇不仅要管好外来人口,还要协调小区与社区脱节、业主与物业之间矛盾。实际上,小区管理的权限相关部门并没有给黄梅镇。黄梅镇的干部不仅在做乡官,还在无证做法官、税官、警官。同时,对城区主干道、次干道等重点区域、背街后巷等执法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对危房改造、商住楼盘、社区物业等方面管理,也与县城管执法局、房管局存在衔接不畅、执法管理界限不明等问题。
四是征收机制不顺畅。近年来,城市的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对拆迁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城区来说,拆迁征收面临特殊问题,情况十分复杂,群众思想十分活跃,对拆迁期望值高,大部分群众希望宅基地安置,对上楼安置有抵触情绪,力度小了完不成任务,力度大了,又怕触'高压线',引起群体性事件。虽然县房管局成立了拆迁办,具体负责征收拆迁工作,但具体工作仍然由黄梅镇、社区干部来推进,镇村干部负责谈判、签约等,却在合同签约、资金调配、拆迁安置等方面没有说话余地,且报批程序复杂,造成工作衔接不畅,拆迁进度不快,遇到比较重的拆迁任务往往力不从心、无可奈何。
五是干部力量不充足。黄梅镇作为县委、县政府和一百多家县直单位所在地,管理人口多、范围广,但是干部编制却等同其他乡镇,干部人员偏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人事矛盾较为突出。现有的45名干部,除去病残实际在岗只有41人,50岁以上的老同志占了一半,大多数还是股级干部,政治上没有进步空间,工作积极性不高。且黄梅镇属合并乡镇,干部遗留问题多,各种矛盾十分突出,在现有的公务员管理体制下,未到退休年龄又无法空出编制,用以招聘新人。同时,由于受财力和政策影响,每年的奖励性工资无法发放,乡镇补贴无法享受,待遇既比不上县直部门,也赶不上其他乡镇,年轻干部不愿到黄梅镇工作,年纪大的同志也想尽办法离开黄梅镇;即便是公益性岗位、工勤人员,也没有足够财力去聘用。
三、黄梅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建议
在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强镇扩权,理顺县镇关系,建立重心下移、资源整合、协调顺畅、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黄梅镇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并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统筹、组织、协调、督促推进黄梅镇体制机制创新。在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黄梅镇实际,建议在以下方面给予支持。
一是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摆在优先位置。推进多规合一,将黄梅镇全域纳入县级总体规划。创新管理机构,探索设立县城区规划分局和县城管执法分局,交黄梅镇代管,全面履行县城规划区外规划许可、土地管理、查违拆违职责。推动权力下放,明确责任主体,将县城规划区41平方公里之外的土地管理、规划审批、行政执法权下放黄梅镇;就城区执法管理,对县城管执法局与黄梅镇权限进行明确划分;就商业开发楼盘、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对县房管局与黄梅镇权限进行明确;就城区d级危房翻建,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翻建户上楼安置和向高铁新区集聚。扩大黄梅镇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权限。
二是创新征收拆迁机制。探索成立黄梅镇征收办,为副科级行政机构,具体负责县级授权到黄梅镇的相关房屋征收工作,并设立专门帐户,拆迁所需资金一次性拨付到黄梅镇,由黄梅镇统筹管理。城区规划区重大拆迁以县级主导为主,一般拆迁及零星拆迁以黄梅镇为主,规划区外房屋征收一律以黄梅镇为主。强化征地管控,建立县级征地年度计划、县镇联合踏勘、县镇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多头征地、秩序混乱问题。
三是创新镇域发展机制。扩大管理权限,派驻黄梅镇辖区内的人社、水利、林业、水产、畜牧等机构,原则上下放黄梅镇实行属地管理。盘活干部人事,适度增加行政编制,在全县乡镇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每年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由黄梅镇统筹使用;探索推进退居二线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腾出编制用于招录新进人员。支持黄梅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完善黄梅镇考核评价机制,将黄梅镇服务城区园区建设绩效,纳入全县科学发展对黄梅镇考核范畴。支持黄梅镇在省市争强进位,将黄梅镇辖区内的所有税收、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主体培育、招商引资项目一并纳入黄梅镇统计范畴,做大做强黄梅镇财税规模和镇域实力。对黄梅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商业贸易、仓储物流、特色农庄、城郊旅游、设施蔬菜等产业,与县级规划没有冲突的,实行备案管理。在交通、水利、以工代赈、美丽乡村、林业、环保等项目、资金方面对黄梅镇予以倾斜,优先安排。
四是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借鉴外地经验,把社区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推动东山、古塔、城西、刘塘四个老社区全面提档升级,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把党建项目与社区管理结合起来,每年安排社区一定的工作经费、党建经费等,用于支持社区完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小而精'的原则,科学优化黄梅镇社区人口管理规模,按人口数量对社区建制予以适当调整。推动社区小区双向融入,建立主管部门、黄梅镇、社区、小区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五位一体'服务运行机制。支持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在集体用地预留、立项审批、税费等方面出台明确政策。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0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03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日—日对全县各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督查调度。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各乡镇紧紧围绕5月25日前,全县各村尤其是29个重点村‘三清’要有阶段性成果,市领导挂点联系村和区级示范点年底‘三清三改’工作要达标”的工作要求,周密部署,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组织领导有力。各乡镇按照县委要求,认真、迅速抓好贯彻落实,加强了领导力量,健全了组织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各乡镇均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同时,各乡镇还明确了镇长挂点联系区级示范点,镇党委书记挂点联系镇级示范点,其他重点村安排一名镇领导为挂点联系人,各村也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进而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网络。
2、宣传发动深入。县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各乡镇均召开了由镇村干部、驻镇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各村召开了党员组长会,重点村示范点召开了村民户主会,层层传达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政策、精神。采取横幅、标语、板报、流动宣传车、公开信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的目标任务、重大意义和方法步骤。在重点村、示范点组织群众选举组建了新农村建设管理理事会,把能力强、威望高的农村“五老”纳入其中,依托理事会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理解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把社会各界的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3、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参与。各镇将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开展“三民”创评活动,创建村级好班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如*组织干部群众出工2000多人次,对全镇各街道、镇政府所在地、各村村部所在地、中心村、公路沿线以及河道进行集中治理;*镇组织干部群众近千人开展“三清”活动;*镇党委书记*带领镇包村工作组和村干部一起参加*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清”义务劳动;*镇组织镇村干部群众、学生对圩镇、*大道进行集中整治;*镇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争做新农村建设工作“三员”即指导员、协调员和调度员;*镇*村*下组老党员*主动带头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计个人得失,被群众推选为改组新农村建设管理理事会会长。
4、面上“三清”初见成效。各乡镇按照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提出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集中力量在全乡镇范围内全面铺开了“三清”工作,在镇、村办公楼所在地、圩场、主要干道开展大规模卫生清理整治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各乡镇在集中抓好“三清”工作的同时,注重环境卫生保洁,探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如*镇流坑村制定了文明卫生公约,开展“文明卫生户”评比活动;
*镇*村指定了村民公约,与村民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状,开展了星级评比、流动红旗活动;*镇开展了“三色门贴”卫生评比活动等。
5、示范点“三改”试点建设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在加大示范点“三清”工作力度的同时,集中清理拆除了一批露天厕所、违章搭建棚舍、厨房和残垣断壁,疏通硬化了一批区间道路,示范点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如*镇*村下安组规划建设环组公路,选定了垃圾池和公厕建设地址,拆除了低矮“土茅厕”;*镇*村*组示范点在改变原来淤泥成片、垃圾成堆的基础上,积极准备硬化该组公路和水沟;*镇*村*下组规划建设公厕及化粪池,加紧实施拆旧建新工作等。
6、着手规划建设新村镇。各乡镇坚持规划先行,在规划权限范围内进一步完善编制了总体规划、各村详细规划和示范点规划效果图。同时,结合征地返迁工作,积极推进中心村建设。如*镇制定了镇域总体规划,并聘请规划设计院专家指导全镇各村制定详细规划;*镇加快示范点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做到拆旧建新,现已完成旧房和土地丈量,新村建设规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镇水东村根据青龙山示范点建设方案,制定了示范点初步规划,并组织建设项目公开招标,现已拆除部分破旧厕所,平整场地,基本完成小区内挡土墙施工建设。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62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70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一、以“亲民”为出发点,着力健全建设机制,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三大突破”。天下民为本,万事民为先。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县始终把百姓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一是规范工作模式,实现了个体性领导向群体性领导的突破。过去,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是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挑大梁、唱主角,1996年以后,我县创新工作方式,逐步建立起县文明委统一领导、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各乡镇密切配合的创建工作模式,克服了“单打一”的格局,形成了“大合唱”的氛围。二是细化工作目标,实现了一般性号召向具体性要求的突破。为增强创建工作的操作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我县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目标分解为宣传教育工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硬件建设工作、科技工作、卫生工作、文化工作、体育工作、广播电视工作等8大类54个小项,分别制定标准和要求,逐项加以落实。三是严格工作考核,实现了弹性规定向硬性规定的突破。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我县先后建立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导向机制、帮扶乡镇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文明村镇创建考核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将各项工作纳入干部实绩考核体系,与干部使用、奖惩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干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2004年以来,全县广大干部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一线,梳理热点、难点问题4000多条,解决问题3800余件,办实事300多件,新增农村富余人员就业岗位3302个,劳务输出4.82万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农村特困群众达7800人。
二、以“为民”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建设平台,努力改善农村的“三大环境”。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农民的迫切希望。我县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重点是大力实施农村文明村镇创建“五个一”工程,突出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度超前”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注重县城总体规划与乡、村规划相结合,以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为主,由县建设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并提供风格迥异的小康楼图纸供农民选用,有效避免“千村一面”和“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的现象。截止今年6月底,全县15个乡镇已有13个制定了乡镇建设规划,20%以上的行政村制定了村级规划,大部分村的建设规划正在制定当中。二是狠抓示范。根据县域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县以“公路沿线文明走廊”创建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10个乡(镇)和30个村作为农村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并从中选择了像石镇镇、富林村等一批班子强、基础好、经济较富裕的村镇,率先启动,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同时,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挂点和县直单位共建制度,建立了为民便民的服务体系,规范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工作制度和创建目标、创建责任人等制度,并一一张贴上墙,有力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2005年,我县石镇镇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乡镇的候选单位。三是多元投入。实行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林业、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等各项涉农项目资金,着力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辅助、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03—2004年,全县仅用于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县城饮水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水利基础设施以及林业改造建设等方面的国债资金就达2047万元。四是完善设施。坚持从“一看树二看路,三看卫生四看居住”的要求出发,以“五改三建”(即改水、改路、改厕、改橱、改圈,建公路、建沼气、旧城改造)工程为载体,大力整治“脏、乱、差”,积极倡导“净、绿、美”,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我县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97.88%;改厕受益户5.35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投资600万元兴建请支持原创网站沼气池,农村沼气池总量超过1万个;农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电费每度下降了0.5元;15个乡镇全部贯通水泥(油)路,通水泥路的行政村92个,占总数的60.9%;农村移动电话和电话覆盖率达99%,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已达50%;乡乡镇镇都建有条件优良、环境优美的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
三、以“爱民”为立足点,着力抓住建设根本,努力提高农民的“两大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我县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了“解放思想学教活动”、“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和“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万年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纵深推进了以“关注民情、心系百姓”为主题的“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让农民得实惠、让干部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农村家庭道德评议”、“首届十大道德标兵”和星级信用农户、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1名、第三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1户、全省首届“十大道德标兵”1人,省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3户、地市级标兵户36户、县级“十星农户”5101户。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科技活动月”、“百名医生进千村”、“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精心编制农村普法简易教材,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普及推广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科学知识,有效遏制了和封建迷信活动,率全省之先实现了农村死亡人员遗体火化率达100%的目标;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了300余幢农村中小学教学楼,每所农村学校都配备了电脑,适龄儿童就学率达100%;组织20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帮助近15万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建立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基础、各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全县15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陈营镇文化站荣获省级“百强文化站”称号,汪家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
四、以“富民”为主攻点,着力突出建设目的,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两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在于兴县富民。近年来,我县围绕“两个65%”目标和省委提出的“20字”方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基地”、“产业”、“企业”三要素,请支持原创网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万年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一是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全面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战略,狠抓特色农产品基地及昌万公路和206国道沿线瓜果、蔬菜、蚕桑、花卉苗木高效经济作物带建设,以贡米、生猪、珍珠为主的特色种养发展迅速。去年,全县高效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达46%,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特色种养产业超粮食产值的专业村遍及15个乡镇,已达30多个,各类种养基地达26个,直接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农民人均收入达2775元,净增542元,增长24.3%。二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大力培育新兴农业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企业已达187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国家无公害产品和“绿标”产品1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60多家,带动农户3万多户。三是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着眼于整合周边3市18县(市、区)近6亿斤商品粮资源,去年兴建了江南米业批发市场,今年1-5月已完成交易额达3327.9万元。投资7000万元的招商项目万年珍珠城已基本竣工;面积达6000㎡的万昌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2004年,全县有农产品上市为主的有形市场29个,以粮食、肉食品为主的上市商品成交量达7.7万吨,上市成交额达4.1亿元。同时,注重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培育、发展非农产业相结合,使城镇建设与产业建设互动发展。石镇镇招商引资兴建了石镇商贸广场,可容纳10000多人进行交易,带动了鄱、余、万、乐四县(市)附近市场繁荣;大源镇结合辖区仙人洞、神农宫的旅游开发,投资80万元,将镇区街道修缮一新,吸引了一批外来客商投资兴业,去年新增个私业户30户。
回顾万年建设新农村的历程,我们体会到,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情民意是前提,体察民情是关键,关注民生是核心,实现民富是根本”。在这些方面,我们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村镇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县虽有87%的乡镇完成了所在地的建设规划,但村级规划相对落后,近4/5的行政村尚未形成规划,绝大多数的自然村基本无规划,而且规划水平不高,局限于当前现状,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农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以公路交通、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和以卫生、教育等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上饶市连接波、余、万三县的唯一咽喉要道——万弋公路,是省会南昌经昌万公路,直通浙江的第二条东西走向主通道。但由于线形差,半径小,特别是盘岭山头山高路窄,弯多坡陡,行车艰难,已成为滨湖三县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另外,位于全省12条重点堤防工程之一的梓埠联圩的大型泵站姚坊电排站年久失修,已临近报废程度,威胁到波、余、万三县五乡(镇)8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等。三是农民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我县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和一些陈旧落后的风俗在农村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少数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片面的把市场经济理解为“金钱”的经济,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所减弱。四是城镇化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起步晚、起点低、水平低,小城镇非农产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0请支持原创网站4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4:1,差距较大。同时,农民在创收、户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享受水平低于城镇居民增收门路不多、渠道不宽,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先行,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重点要抓好“四个一”。
一是搞好一个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始终坚持把科学规划置于首位,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按照“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镇优先、移民扶贫村镇优先、空心村优先”的原则,结合村村通项目的实施,以建设中心村、中心镇为重点,将村镇建设计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对全县城乡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加快县乡村城镇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操作中,规划要由城建部门统一实施,经费可由县乡两级分担,不应增加农民负担。计划到2006年,全县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建设规划;到2007年,5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级规划;到2010年,所有行政村完成村级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村人口减至20万人,基本安置在中心村。
二是抓好一批典型,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小康示范村工程和文明村镇创建“五个一”工程,按照规划统一、建房面积统一、建房高度统一、式样立面统一、外墙面砖统一“五统一”的原则,积极推广“四位一体”(即猪舍、厕所、沼气池、瓜果蔬菜种植)的能源生态模式,突出抓好10个示范乡(镇)、30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全面启动“百万小康生态村”示范工程,努力使新落成的村庄成为“风格独特、功能完善、整洁净美、生活富裕”的花园式、生态型的小康生态村。力争到2010年,全县30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成为小康生态村,达到中等小康水平生活的农户4000户;到2020年,全县100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成为小康生态村,达到中等小康水平生活的农户10000户。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39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9分钟,共有284位用户关注,26人点赞!
【2017年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一】
xx年上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指示精神,树立各项工作综合成绩争一保三目标,围绕农业稳镇、工业富镇、旅游强镇、社会安定等方面开展工作,现将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上半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财政税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收入明显减少
(二)农业工作有序开展,农业各项指标任务进展顺利
1.种植业
(2)建立示范样板,带动经济发展。树样板,抓品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我镇农业工作的发展思路。上半年,我镇共抓好了如下示范点的创建工作:
一是结合粮食安全生产和超级稻的推广工作,在永明村南村屯创建了面积达114.5亩的超级稻示范点;
二是结合柑桔黄龙病的防控和优质果苗的推广工作,引导种植大户在广安村创建了6.5亩的柑桔无病苗木繁育示范基地。
三是结合巩固和壮大花卉苗木产业的目标,在德安村三面屯引导群众改变经营模式,重新调整规划,目前正在建立一个新型的花卉苗木示范点。
四是结合品牌农产品的推广工作,在德安村建立了一个400亩的优质西瓜种植基地。
(3)搞好水果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上半年,全镇各类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新种、改种面积400多亩;各类水果产量达0.55万吨。建立标准化栽培示范点5个,优质果品率达74%,良种覆盖率达95%;新建了一个面积达6.5万亩的柑桔无病苗圃。引导群众按照无公害标准化栽培进行管理。现在,果树长势良好。
(4)努力搞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半年来,我镇以培训新型农民工作为重点,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工作,共培训农民群众13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000多份,举办培训班8期,使受训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
2.林业
(2)能源沼气建设:4月份,通过了县能源办对我镇去年86座国债沼气建设任务的验收,合格率达100%;新增40座的国债沼气池建设任务,已全部落实,其中大地村34座,新寨村6座,预计7月份可全部完工。
3.畜牧业
(1)抓好家禽家畜的春防工作。
一是及时结合镇情实际制定出春季动物重大疫病应急预案。
二是及时布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措施,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
(2)制定畜牧水产发展方案,把全年全镇畜牧水产生产计划指标分解到各村(社区)。
4.水利工作
(1)抓好全镇大小型水库的检查和管理,坚决落实
县人民政府的精神,按要求重新落实好各水库的责任人。要求各水库管理员在汛期必须在岗在位,并随时保持通讯畅通。
(2)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水库防洪抢险预案、防灾避险群众疏散工作方案。发放防洪抢险预演明白卡,与有水库行政村签订了水库安全管理、安全度汛目标责任状,与沿河两岸行政村签订了安全度汛目标责任状,切实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加强管理,确保全镇安全度汛。
(3)抓好潘厂、红山两座除险加固的后续工作,积极协调好各种关系,保证其圆满完工通过验收。
5.农机安全管理工作
农机安全涉及到群众生命财等切身利益,我镇在县农机局的指导下,加强了重大节假日值班制度。半年来,组织机手进行了两次农机安全知识培训,并深入校园传授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还组织农机管理员不定期上路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拖搭客、黑车飞驾现象,确保了全镇无重大农机安全事故。
(三)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扣任务指标开展工作
1.工作业绩
(3)技改项目9个,总投资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600万元。
2.具体工作措施
(2)强化服务意识,做强做大民营企业。对原有企业极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快发展。同时为鸿途人体模特工艺品厂、污水处理厂等投资老板提供征地、办证、通电、通水、通电话等全程跟踪服务。
(3)通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以商招商等形式,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企业组人员全力抓,形成全镇干部职工共同抓的新格局。利用报纸、电视、网上信息等方式,大力宣传我镇长水岭工业区和龙旋岭工业区的各项优越条件,吸引县内外、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办厂。
(4)以人为本,树立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做好各项安全管理、检查、服务工作。对全镇采石场、炮竹厂、竹木企业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了各行业生产正常运行。
(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1、领导重视,经费保障,确保社会稳定。年初,我镇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各村(社区)委会、镇直各单位签订责任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创建平安**工作责任状、禁毒工作责任状、反工作责任状)。
3、加强人民调解,有效防止矛盾激化。认真排查化解了各种不稳定因素。上半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9起,调处43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40起,调处成功率93.1%。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新寨村与老板租地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五)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继续推行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有效地把三项制度融入到日常工作。全镇干部职工作风明显好转,各部门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作风粗暴等现象基本消除。
2.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有效落实。我镇三家班子以身作则,带好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做到三拒:拒礼、拒贿、拒请吃。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推动我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落实。
3. 扩大党风廉政建设的覆盖面,我镇在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下,出台了《**镇廉洁文化进新经济组织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原来实施试点的**镇利鑫公司、银子岩公司开展巩固工作,并增加了荔浦县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廉洁文化。通过在廉洁文化进新经济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我镇非公有制经济向前发展,进一步优化我镇投资的软环境。
(六)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稳步推进
党建工作
1.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1)继续深入企业指导开展党建工作。指导银子岩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员突击队服务活动和共建和谐村企活动,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指导利鑫公司党支部继续开展关爱员工活动;指导安和药业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建活动促进企业发展。
(2)做好了非公企业创建党支部活动,提高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覆盖率和影响力。今年6月17日,位于长水岭工业园区内的荔浦罐头食品公司挂牌成立了党支部,县委副书记陈代昌、县委组织部部长廖照德亲临了揭牌仪式。
2.认真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2)组织群众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去年底,全镇共建设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终端站点16个。今年以来,我镇组织群众开展理论政策、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培训。特别是永明村被列为市级示范点以来,认真组织群众做好培训前的培训需求调查、培训中的记录、培训后的信息反馈收集和处理工作,真正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为群众致富服务。
3.抓好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1)试点村建设工作
今年我镇按照县新农办的要求,认真抓好两个试点的建设工作。一是鱼讪小村示范点。今年已多次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确定了今年要完成的新房建设、装修、绿化美化、旧房屋拆迁、排水沟修建等多项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按期进行。二是广安老黎村示范点。目前,已组建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村民群众会议、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同时明确了今年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时间要求,并于6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
(2)新村村屯道路硬化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
1.认真抓好镇党委中心组为龙头的理论学习。制定党委中心组及机关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时组织安排对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政策、法规的学习贯彻,使镇党委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思想作风更加过硬。
3.开展镇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1)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文明集镇创建活动。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提高城管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和完善集镇管理的长效机制,维护集镇交通、卫生、市容和安全秩序,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集镇的品位;广泛
开展文明卫生示范街、文明卫生示范单位和文明卫生示范庭院创建活动,努力创建文明集镇。
(2)全面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全镇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管理。不断丰富创建内涵、创新创建载体,推动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旅游景区(点)和文明单位等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5月止,我镇创建文明卫生村1个,有3个村已开工正在建设当中。
(3)以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为目标,组建了社区业余文艺队伍,开展好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活动。
计生工作
2.长效措施落实率仅为58.02%,与责任状的72%相差13.98%。
民政工作
3.抓好农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上半年,我镇发放城镇低金额8.526万元,农村低保金额70.894万元。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 6月份全面完成我镇的低保金银行社会化发放工作,所有低保户的存折均发放到低保户手中。
劳动和社会保障:
1、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年3月份我镇组织50名返乡农民工参加我县在中心广场举办的大型返乡农民工招聘会,组织20多名返乡农民工参加县就业中心举办的创业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自主创业的一技之长。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月份我镇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认真办理辖区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顺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3、认真完成上级劳动保障部门下达的半年指标任务,配合县局完成对辖区企业规章制度的督检工作。
(七)其他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我镇人大、统战、武装、团委、妇联、工会、土地、交通、教育、卫生等部门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工作开创新的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为了加快我镇经济发展,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出色的完成xx年岗责任务,下步我镇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农业工作思路
1、培植壮大规模农业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我镇的马蹄、水果基地,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真正落实,进一步扩大无公害马蹄及水果的种植面积。
2、以永明村南村屯超级稻示范基地的创建为契机,开展好高产示范工作,促进粮食稳步发展,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做好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争今年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有新亮点、新突破。
4、抓好秋季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确保辖区内无重大疫情。
(二)企业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领导,增加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采取外出招商引资,通过老板引老板,多渠道搜集信息等方法进行招商,倾力培植新的税源,努力完成税收任务。
2.加大投资环境、旅游资源、企业发展的宣传力度。
3.做好现有企业的服务工作,抓大管小,扶强帮弱,发动返乡农民工进入本镇企业打工,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4.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想方设法确保全年任务完成。
5.倾力园区建设,加大第三期征地、银子岩二期工程征地工作力度。
(三)综治工作思路
确保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长抓不懈。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对两劳回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进一步落实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措施;深入持久地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
(四)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
1、加强环卫知识、法制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卫意识和法制意识。
2、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3、加强集镇管理,处置各种违规车辆和违规经营现象,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场经营、环卫秩序。
4、抓好集镇规划的调整中的新车站、苗木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启动工作。
(五)计生工作思路
1.继续坚持党委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解决好计划生育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最大限度的控制计划外怀孕、计划外生育行为。依法对计划外生育案件进行查处,加大违反计划生育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力度,狠抓对计划外生育对象的结扎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计划生育协会、村民自治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管理。
2.强化重点人群的管理。将早婚、一非一农户、再婚夫妻、人户分离户等重点对象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基础台帐。政策宣传服务到位,对流出人口重点进行信息跟踪管理,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帮助其自觉采取避孕措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
总之,我镇xx年上半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及我镇目标仍然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认真分析,扎实工作,自我加压,以农民增收,多上项目,加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目标。
【2017年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二】
今年以来,**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工业、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回顾总结工作情况
项目建设进展基本顺利。上半年,全镇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700万元,同比增长25%。今年确定的5个重点工业项目中,纸坊村投资200万元的石化纳米材料项目已经投产;总投资2000万元的2800kw鑫圆通梯级发电项目进展也比较快,西油村、三井两个站点设备正在安装,千家岗村站点基建也已动工。华帅化工有限公司的丁草胺项目、东铸底盘零件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圆通铸业有限公司的日本东久全自动铸造生产线项目、光裕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的高纯石墨项目等4个项目下半年都有望开工。
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全镇上半年引进域外资金525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4.3%,成效比较明显。
小城镇建设颇具特色。镇政府连接**公路宽15米的南延大道6月中旬铺油通车。投资60万元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绿地广场基本竣工,假山、花坛花卉、树木、地砖、照明灯等美化亮化设施建设到位,健身设备器材也按装完毕。每天晚上,广场上灯火通明,乘凉散步的人们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绿地广场的服务功能逐步显现。投资300多万元的**综合服务大楼项目,主体已完工,预计今年8月份可投入使用。汽车站建设也已动工。镇区旧房改造和圆通公司至**公路15米宽南北大道的建设已经动工。
林水业发展速度加快。林业:完成**公路两旁绿色通道建设;完成小店、桃科、兴泉、张家庄等村荒山拍卖工作;完成各村雨季造林的规划与落实。水利:完成全镇各村硬化渠道3500米;完成了11眼机井配套工程;完成了小店红英水库扫尾工程,并已成功蓄水。
抓好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处理好农村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村稳定。上半年以来,我镇共排查和受理总是案件10件,接待来访群众30余人次。主要做法有:一是关口前移,搞好排查;二是在工作中实行回访制度;三是狠抓村级,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四是深入宣传制度,形式良好风气。
计生工作见成效。我镇把计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上半年以来,计生工作点、面结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我镇计生办坚持周六、周日长期办公,夯实了计生工作基础;二是实行一岗双责制,动员全体机关干部积极参与,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开创了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全镇群策群力,使计生工作摆脱了后进,进入全市先进乡镇行列。在安阳市、林州市计生工作检查中受到上级部门一致好评。
在重点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土地、公路、民政、审计、文卫、宣传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方面。一是发展工业意识不够强。部分同志看摊守本思想严重,不思进取,对本村的经济发展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有的企业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对当前加快发展工业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发展速度不够快。我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较全市乡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了近10个百分点。三是在谈在建工业项目规模不大,发展后劲不足。全镇在谈在建工业项目投资超过1000万元项目的屈指可数,后劲严重不足。四是工业结构不合理。该镇的圆通、华帅、东铸等3个大企业中,主要以传统原材料加工业为主,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其他方面。服务群众意识还不够强。一些干部办事效率低,没有切实深入到群众中去,为民解忧。立说立行,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做得不够到位。工作中缺乏闯劲儿,缺少创新,行动不够迅速。工作中一抓到底的意志不够坚决。工作热情还不够高。只是满足于乏乏的抓,力度不够强,热情不够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思路:下半年,我镇将重点突出工业,围绕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强力实施工业强镇,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工业二次振兴,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工业
项目建设。下半年重点抓好六个项目。一是力争谋划一个在全市有影响的大个项目;二是积极推进华帅化工有限公司的丁草胺项目早投入;三是确保东铸底盘零件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9月底顺利投产;四是促进圆通铸业有限公司的日本东久全自动铸造生产线项目早见效益;五是抓好光裕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的高纯石墨项目的技改扩建工程;六是抓好鑫圆通梯级发电项目的扫尾工程。
保障措施。一是实行镇三大班子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对所包项目全程跟踪,提供服务。二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三是一月一个小汇报,一季度一次大总结。四是奖惩并举,政策激励。严格按照既定的考核奖惩办法抓落实。
招商引资。严格按照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明确招商、安商、建设、服务等方面的奖励事项,打破制约招商引资的瓶颈,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飞跃。对于在招商引资上做出贡献的人员,将按照规定,在经济、组织、政治等方面给予奖励。
(二)小城镇建设
主要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成立了由一名副职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专抓此项工作;组建了由1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环卫队,按时进行清扫。二是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以服务群众为目的,以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镇区形成了一个中心即以绿地广场为中心,两纵三横五条街道,并地工业区、服务区、居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三是特色引路,逐步实施。明确围绕大局,服务工业,突出重点,亮出特色的建设要求,实施逐步改变镇容镇貌的建设思路。
(三)新农村建设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90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10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一、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园区内完成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24%。服装、纺织、金属加工、化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95579万元,占全镇总产值的84%,同比增长5.6%。我们主要从“重投入,强招商,突重点,抓项目”等四个方面,重点抓好工业经济的发展。
1、重投入。工业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力度不断加大。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依靠*口、*创业中心建设、华熙变压器、瑞泰锌粉等一些重点项目的有力拉动,全镇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3.1亿元,完成年计划数的100%。工业投资除了几个重点项目外,主要集中在紧固件、服装、太阳能等行业。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
2、强招商。继续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克服困难抓招商。由于招商策略的调整和资源要素的制约,招商引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今年我们专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加强了招商引资力量,并着力在提高项目信息处理效率和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合同外资69.18万美元,实到外资427.71万美元;引进内资7500万元,完成年计划数的100%。县内境外注册资金3262万元,完成年计划数的125.5%。
3、突重点。今年以来我们突出了三大区块建设重点,并逐步加快建设步伐。临港产业区。*口港池征用工作正在抓紧实施,我镇将依托*口已征海岸线进行船舶制造业招商。浙江*口有限公司拟增资1500万元,发展船舶建造项目,落实在林龙码头二期已征土地上,将开始谈判签约。嘉兴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船舶建造项目,正在商谈。*汽轮动力集团下属东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目前已签订投资意向书。另有*华丰船务有限公司一项目正在洽谈。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目前正抓紧实施长山500亩山地的征迁工作,为下一步临港造船业发展奠定基础。工业功能区。完成工业功能区内2公里道路、一座桥梁的建设,以及通讯、电力、广电等线路的翻迁工作。全镇竣工标准厂房面积达29700平方米,在建标准厂房17565平方米;对工业新区的土地预征工作已全面展开。征迁面积350亩,一期涉及农户拆迁20家,目前已签定征迁补偿协议。*山整治区。*山矿区土地整理项目对下处理工作正在进行,原属集体建设使用土地性质的正准备报批转为国有土地性质。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4、抓项目。不断完善班子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全镇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项目进展顺利。我们督促已批项目及早开工,对已批但不开工企业和经营不善企业,要求其腾出土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项目的再选择。今年千万以上项目共有19个,其中13个项目已投产。在谈项目共有5个。
二、加强“三农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
1、认真开展农技推广,抓好农业合作社建设。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652人次,发放相关资料7000余份,出刊农技信息24期,指导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今年推广单晚优良种子及杂交粳稻种子15000公斤。全面推广雄蚕种4085张,总茧量达到20.3万公斤,茧款收入400.5万元。推广桔树高枝嫁接改良技术16亩,改良800株,并通过上级验收。无公害包心菜标准化生产被列入省农综开发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了示范方200亩98户农户。还成立了*山桃子合作社,共有农户28户,注册了“紫云玉露、紫云翠玉”两个桃子品牌。引进了一个重大农业项目(*农发薯类生态有限公司的薯类高科技产业示范园),总投资5366万元,合作用地达246亩,共涉及*山、六忠两个村,该项目目前已签约。还开展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全镇累计完成绿化造林313亩,并抓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清理松树2336棵。永新村、*山村通过了县级绿化示范村的考核验收,正积极申报市级、省级绿化示范村。永新村还积极开展县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新型农机推广工作。切实做好西区农综开发项目工程的扫尾工作和东区农综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加强对工程运行情况的检查,认真落实监督验收。全面开展河道整治工作,争创河道整治示范区。今年以来着重开展东升河、潘家漾以及集镇市河景观河道整治亮点工程。目前均已完成招投标,进入实施阶段,工程涉及河道疏浚8611立方,护岸砌筑1.95公里,小型桥梁5座。同时加大投入力度,狠抓河道疏浚扫尾工作,加强河道保洁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农户购买先进的农机具。今年以来新增各类农机10台。并广泛推广晚稻机插秧技术,进行了近百亩的机插秧示范方。利用直播机为农户机播面积达100余亩。继续开展农机安全活动,积极创建农机安全村,申报了永新村为20*年度农机安全村。
3、加强农经工作。切实抓好财务管理规范化,重点抓好村民主理财,完善村帐代管制度。把好原始凭证入门关,白条抵现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坚持村帐月报和不定期盘现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日趋规范。认真开展了5个村的村级财务审计。在深入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的同时,重点抓好承包土地权证的发放,积极做好关于承包土地的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和承包土地纠纷的调处工作。认真抓好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从硬件和软件上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工作。
4、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争创市级文明镇为契机,抓好六里集镇的建设和管理。开展集镇建设的征地工作。加快了连村公路到组达户道路的建设,完成连村公路8.011公里,到组道路9.293公里。完成了联心桥、长虹桥的危桥改建工作,启动红星桥和六里北桥的改建工作。着力推进长山河新华桥、保丰桥的建设,完成了便桥的搭建,正着手开始拆老桥。完成了秦山大道二期工程建设涉及澉东村的农户拆迁和征地政策的处理工作,保证道路施工顺利展开。东山大道完成招投标,开始进入施工。成立镇交通安全管理站,在主要道路旁和小学外设立了交通安全高峰岗。并开展了农村电气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永新、*山、茶院、澉东、六忠通过了电气化村的考核验收,全镇通过了市级新农村电气化镇的考核验收。
5、努力搞好村庄规划“回头看”工作。按照县村庄规划回头看工作的有关要求,我们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重新审视村庄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研究讨论村庄规划具体实施方案、土地流转方式、规划点建设以及相关政策,总体上确定了在去年67个规划点的基础上,压缩到28个左右。最近,我们出台了规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指导性建议等,确定了六里村干家场为试点中心村。目前,全镇各村正按照规划方案,积极开展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同时加强了农民建房管理力度,拆除了两户农户违章建筑。
6、加快村庄整治建设。今年以来,我镇进一步巩固整治村和示范村建设成果,并加紧实施澉东村省级示范村创建各项工程建设,以及永新村、*山村的市级样板村建设,为争创嘉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打好基础。澉东村作为省级示范村创建村,已接受了市级考核组的考核验收。还抓好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和验收准备工作,接受了上级的考核验收。
7、继续加强垃圾集中收集工作。主要是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加强对保洁人员的责任性教育,并坚持以洁化环境、服务人民为原则,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强化考核,落实考核奖励资金14360元。同时加强集镇垃圾收集扩容,增设企业垃圾收集箱和收集点,扩大收集范围。今年以来共收集农村生活垃圾3374车3036吨,全面有效地改善农村脏、乱、差的局面。
三、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和谐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1、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合理优化教育点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初步完成了六里幼儿园扩建工程,以及*中心小学迁建的前期准备。积极开展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后备劳动力培训以及学历教育。
2、大力推进文体事业发展。积极争创市级文明镇。抓好3个市级文明单位(村)和2个县级文明单位(村)的申报与指导工作,切实加强6个文明村、12个文明单位的复评工作。继续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同时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举办“走进新农村,相约*镇”等4场广场文艺,组队参加县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围绕“八个一”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全镇县级科技文化活动室的创建率达到88%,科技文化示范户已有21户,建立了16支文体团队。依托镇音频工作站,开办了《*之声》广播专题节目,今年已播出80期。启动了三国佛教文化区茶院金粟寺的规划建设,目前正在相关政策处理和前期准备,预计总投资达到3000万以上。积极开展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文体设施,建立了国民体质检测室,建造了篮球场和门球场等体育场所。举行了千人长跑活动,举办了镇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山村则举办了*县第一个村级农民运动会。还组织参加上级运动会和各类体育比赛等。加快金粟寺文化区建设。三国佛学文化区—茶院金粟寺项目的首笔资金已到帐,计划在原有投资1000万元基础上,现通过洽谈增到3000万~4000万元。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涉及到5个扣板企业,一家农户。目前相关手续正在办理,并着手进行奠基前的准备工作。
3、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全镇共出生109人,计生符合率97.62%。出台了各类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度。重点抓好全县计生基层基础管理试点工作。与各村组级计生服务员签订了岗位责任书,实行任务、报酬、职责三落实。落实了优先优惠措施,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026户,发放金额为40260元。同时加强计生信息工作,提高信息准确性,掌握计生动态。开展综合治理,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
4、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全镇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人数为17560人,人参保率为95.43%,户参保率为99.21%。户、村、镇三级筹资145.75万元。城镇居民参保共316人。截止到10月底,住院基金补偿643人,累计84.03万元,门诊基金补偿1685人,累计18671.67元。坚持每月在镇、村两级政务公开栏中对外公布医药费补偿情况和基金运行情况,实行阳光操作。
5、抓好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在城乡低保、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放低保金19.9万,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550元,医疗救助款57787元,慈善救助金46300元,春荒救济12850元,优抚对象发放补助24.2万元,春节走访发放慰问金10.71万元。上报危房改建户13户。发放优待金98388元,还对立功受奖的士兵发放奖励,我镇还对年满60周岁的退伍军人发放生活补助12000元。进行了残联的换届,广泛开展扶贫助残教育就业工作。在保障残疾人权益前提下,积极引导残疾人生产自救,改善生活质量。
四、维护社会稳定,“平安*”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全力打造“平安*”。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处理和日常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敲响安全生产警钟,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消防工作,扑救山林火灾11起,社区战斗灭火17次。以市级食品安全工作示范试点镇为契机,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强化责任落实,督促整改,目前创建工作得到了市督查组的肯定。扎实开展“春雷”行动、“打黑禁赌”行动、“天网1号”行动,打击违法犯罪。切实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全面推广综治进民企等活动。继续深化“平安村”、“五好平安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加强巡防队建设,不断强化社会防控能力,开展夜巡活动,共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7名。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不懈抓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摸,不断强化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和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认真对待和及时处理事件,做到预防在先,排摸在先,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今年以来共计排摸不安定因素18起,成功化解18起,调处矛盾纠纷374起,调处成功374起,来信来访18起,已处理18起,处理2件。同时积极开展县长电话办理工作,今年以来共办理来电68件。
五、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主阵地,制定学习实施意见,明确学习内容、时间和方法,采取自学、听报告、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并增强干部群众为基层服务的意识。着重学习了胡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积极开展建设现代新农村主题教育,营造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等。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84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5分钟,共有279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执行/邓智敏 李新焕 李馥婷 赵全喜 杨胜普 毛国安
核心提示
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是基层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实现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完成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人口计划生育新机制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开展指导评估,促进规范运作,强化利益导向,大力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全省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普遍展开,工作效果初步显现,涌现出一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先进典型,对推动计划生育整体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部分典型单位的先进经验摘编刊发,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辉县市:加强“三项”建设抓好“五个”结合增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生机和活力
多年来,辉县市人口计生工作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新模式,有力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自2005年创建成“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以来,辉县市又先后荣获了“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县”等6个国家先进荣誉称号。
加强“三项”建设,着力构建村民自治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建设,提供领导保障。首先是加强村“两委”建设。辉县市每次都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机遇,通过广泛宣传,力争把有能力、有威信、有责任心、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志选进村“两委”班子,以提高班子战斗力。今年新一轮村级党组织和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期间,辉县市要求进入“两委”班子的村管理员达到80%以上。其次是加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辉县市推行的是在村民小组中每15户左右成立一个“计划生育自治小组”,每个小组民主选举1名村民代表,负责组内计生工作,同时要求村民代表、自治小组长、协会会员由1人担任,使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村民自治行为。要求各村结合本村实际,组织动员全体村民讨论制订好《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优质服务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管理员、自治小组长的职责,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加强考核奖惩机制建设,抓好村民自治的自觉性。市里直接组织市、乡两级计生干部采取平时抽查和半年、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各行政村考核。平时抽查侧重检查基础工作和人口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年终主要检查各村年度人口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或给予重奖,或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这种重奖严惩的措施,有力促进了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促进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有效开展。
抓好“五个”结合,增强村民自治的生机和活力
与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相结合,提高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辉县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先后协调民政、扶贫办、财政等部门,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建立种植、养殖、纺织等小康工程基地66个,吸纳2万多户计生家庭参与其中,计生家庭经济收入迅速增长。如常村镇各村规定,政策内双女结扎户给予一次性500元奖励;百泉镇百泉村规定,养猪规模在500头以上的,每户提供2万元无息贷款。
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相结合,提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服务能力。辉县市从加强村室建设出发,着力为群众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升村级服务能力。今年以来,该市已建设合格村室228个,建设高标准村室286个。
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相结合,增强村级宣传教育能力。全市建设人口文化广场9个、人口文化大院120个、新家庭文化屋19个、图书室492个,组建计划生育宣传队82支,村级自我宣传教育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深入开展。辉县市明确规定,经考核验收,达不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标准的,取消生态文明村的资格;达不到示范村标准的,不得参与生态文明村的评奖评先。
与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相结合,加强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在组织部门开展的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中,辉县市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验收:本村计划生育工作受到通报批评以上处罚的,不得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黄牌警告以上处罚的村,党支部书记已享受乡干部工资待遇的取消其资格。
由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稳步、扎实推进,过去计生工作“热在县乡,冷在村组”的被动局面在辉县市被彻底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群众的支持与赞扬,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了,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周口市:建立长效评估机制 巩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成果
周口市在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过程中,建立长效评估机制,牢牢抓住组织建设、群众参与、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四个环节,有力推动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管理水平
周口市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要求,依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指导评估意见》,出台了《周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指导评估意见》,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了考评程序及方法。《意见》规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命名后, 作为乡镇年度考核加分的依据,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对工作不力、任务完成较差的,按目标考核要求给予惩罚;凡是乡(镇、办事处)一年考核不合格的,该乡(镇、办事处)当年不得评为计划生育一类乡镇;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计划生育年终考评顺延降低一个类别。
抓住四个环节,稳妥推动村民自治
1.组织建设。各村都明确规定村委会候选人必须是模范执行计生政策的带头人。候选人确定后,先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然后将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四项民利交给群众,民主选举村委会。同时,按照年轻化、知识化、女性化、不违反计生政策的标准,选举产生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委员会。此外,他们还以计生协会员小组为基础,成立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小组,使其成为村委负总责、村民搞自治、协会做骨干的“三位一体”的基层网络,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群众参与。以村计生协会为载体,组织群众自己制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委会与村民在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下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既明确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又很好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制订章程时,他们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制订的章程要上合法律法规,下合社情民意。二是互约性。既规范群众的婚育行为,又规范干部的管理与服务行为。三是民主性。制订章程时,广泛发扬民主,起草小组草拟出章程后,交村两委、村民代表、协会理事讨论,随后再征求村民意见,并形成修定稿,最后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四是对等性。章程既体现村民的义务,又体现权利,做到权利和义务对等。
3.分类指导。对国优县要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达95%以上,做到工作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在全市起领跑和带动作用;对省优县要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达85%以上,力争向国优县靠近;对一般县要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达70%以上,并督促他们按程序开展村民自治工作,尽快地赶上先进地区。
此外周口市还规定,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3个示范乡镇、每个乡镇至少有2~3个典型村在当地起到带头、推动作用,供借鉴和推广。如淮阳县就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起了10个高标准的人口文化示范大院,为村民自治工作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和参政议事的场所。
4.动态管理。市计生协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对上年的示范村进行“回头看”,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止步不前的村,取消示范村、合格村的资格。2008年2月20日~3月20日,周口市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合格村和示范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评估后,重新确定了3386个合格村,摘掉了534个合格村、694个示范村的牌子,取消了相应的资格。目前,全市合格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9.68%,其中示范村占行政村总数的18.68%,分别比2006年降低11.02%和14.32%,虽然合格村、示范村比例降低了,但村民自治工作扎实了,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
2008年6月中旬,中国计生协、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调研组对周口市淮阳县、扶沟县的5个乡镇、4个行政村人口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和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协会工作进行调研后,对他们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方面做出的大胆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口市的实践证明,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加速了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内涵,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新安县: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全面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近来来,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管理”的新机制建设工作要求,新安县将村民自治工作作为突破口,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使村民自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抓好工作试点 进行典型引路
2004年,新安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实施意见》,拉开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的序幕。随后的两年内,新安县人口计生委一班人从健全机制、宣传发动、完善村规民约入手,使城关镇厥山村、铁门镇克昌村、石寺镇石寺村等一批试点村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成为亮点。
然而,亮点并不完全代表着成功,要想全面推行村民自治,还要善于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为此,2006年,新安县人口计生委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立即抽调人员对先期试点的几个村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完善了铁门镇克昌村的“六好四到位”村民自治工作模式。
“六好”,即订好一个章程、建好一个网络、签好一个协议、做好一个公示、搞好一个评议、办好一批实事;“四到位”,即坚持制度先行,做到制度到位;落实自我管理,做到管理到位;完善服务措施,做到服务到位;建立监督机制,做到监督到位。
通过“六好四到位”工作模式的推行,克昌村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06年9月,全国人大计生法律法规调研组在克昌村调研时,对该村村民自治“六好四到位”的工作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实施分类指导 推广试点经验
以克昌村为模式,新安县多次召开村民自治典型经验介绍现场会议,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大部分乡镇从创建两三个典型,扩大到全面实施“双创”。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强化工作措施,强力组织实施。把村民自治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考核。
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对工作基础好、班子坚强有力、连续5年以上无计划外生育的70个村,全面推行“六好四到位”工作模式;对工作基础一般的210个村,稳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对计划生育落后的17个村,全面做好抓后进、促平衡工作。
坚持动态管理,严格奖惩考核。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级考评制度》,实行动态监控和管理的措施。《制度》要求:凡是达到示范村标准的,一律按示范村对待,并享受相应的奖励措施;对示范村工作滑坡的,一律降为合格村甚至后进村;后进村长期不能达到合格村标准的,纳入重点管理,督促其尽快达标。
发挥网络优势 衔接各项工作
整合优势资源,小康工程蓬勃发展。2007年,新安县将多个部门出台的116项优先优惠政策进行充实整合,形成了“奖、优、减、免、帮、扶、救、助”八方面的优先优惠奖励政策。同时,全县40个部门联系100个帮扶村,与2000余户计生户签订了帮扶协议,现已落实帮扶项目700余个,协调小额贷款35万元。
倡导婚育新风,村容村风明显改善。近年来,新安县累计印制法律法规小手册、流动人口服务卡等宣传品260余万册(份),全县8万多户农村家庭基本达到每户一份;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计划生育五好新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大力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园区、文化大院建设,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明程度。
完善保健服务,群众健康状况良好。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程”,开展生殖健康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累计共为9万余名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妇科疾病普查活动60余场次,为所有怀孕妇女进行b超跟踪监控检查。
督促落实优惠政策,定期修改村规民约。目前,新安县的大部分村都对村民公约进行了修订,新的村民公约更加体现了对计生家庭的关怀,更有利于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过近几年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新安县计划生育的整体工作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观,消除了过去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因素,为农村社会稳定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舞钢市:突出三个保障强化利益导向 不断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舞钢市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始于2001年 。多年来,该市实行具有舞钢特色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2005年,平顶山市计生协、河南省计生协分别在舞钢市召开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现场会,推广该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做法;2006年,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又把舞钢市作为全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亮点县(市)进行重点指导。
强化组织建设,解决有人管事问题
通过民主选举和公平竞争的途径选人用人。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及村协会换届中,舞钢市严格按照程序选出村“两委”干部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组织成员,并适时对村计生管理员进行公开续聘。
完善队伍建设各项制度。建立和落实了村计生管理员岗位职责制、待遇落实制、定期考评制、末位淘汰制和上级计生部门协管制等动态管理制度。
开展培训和练兵活动。市计生委、计生协每半年对村计生管理员进行一次培训;乡计生办、计生协每月对村计生管理员进行一次培训,同时开展“六比六看”岗位练兵及争创 “十佳十优村计生管理员”活动。
落实待遇。舞钢市把村计生管理员工资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以存折形式发放。此外,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对30名优秀村计生管理员给予2000元以上的奖励。目前,全市有89名村计生管理员为党员,其中12人为市人大代表,21人为乡镇人大代表。
实行费随事转,解决有钱办事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深入发展,舞钢市把计生村民自治融入新农村建设中,自2006年起市财政按省定乡级人均计划生育事业费标准的50%给予乡镇财政补贴,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也出台相关文件,切实解决了村级有钱办事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络建设,自2006年起,市财政对新建标准化中心村室的村,每村补助3万元。目前,全市已建起48个中心村室。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心村室都建起了计生文艺宣传队,通过快板、小品、相声等文艺形式,使群众在娱乐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完善各项制度,解决有章理事问题
坚持民主评议制度。村委会每年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报告一次计生工作情况,接受群众评议和质询。
坚持定期修改计划生育村民公约制度。随着市、乡、村三级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不断整合与有关计生政策的调整,舞钢市要求各村每年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进行一次修订。目前,大部分村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都在20条左右,更加突出了市、乡、村出台的优先优惠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近两年来,舞钢市在坚持按照河南省计划生育政务公开要求做好公开的基础上,还对各种奖励救助落实情况进行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此外,他们还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名单、自愿放弃二胎指标对象名单、奖励扶助人员名单等制成版面及时进行公示,深受群众欢迎。
搭建惠民平台,提供政策推动力
舞钢市把利益导向作为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奖励救助范围,建立和完善奖励、帮扶、扶助制度,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得以深入发展。
自2007年起,舞钢市政府把每年的8月10日确定为全市计划生育家庭光荣节,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集中奖励救助。在2007年和2008年两届光荣节庆祝大会上,市政府共出资108万多元,共对1470户计划生育家庭进行了集中奖励和救助。各乡镇、街道、市直部门也以光荣节活动为契机,出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救助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自治增活力
多年来,舞钢市始终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合格村标准,开展创建活动。在创建过程中,他们把计划生育示范村、合格村标准印发到各村,并组织广大村民认真学习讨论,使人人明白标准,各村都能按标准去创建。此外,各村开展了评先、表先活动,对评选出的计划生育自治模范户、计划生育模范互助户进行表彰;在全市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及争创诚信康检之星活动;成立“三夏”义务帮困队对计生户进行帮收帮种等。
舞钢市的这种处处以便民、利民、惠民、富民为出发点的工作方式,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计划生育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少数人管多数人的传统体制,也使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内黄县:建立“五四六”工作机制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从2000年开始,内黄县大胆探索实践,逐步建立了“抓好五个环节,落实四种制度,实施六动战略”的“五四六”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内黄特色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531个村(居)全部推行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90%以上的村达到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标准。2007年,该县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抓好“五个环节”,打牢自治基础
一是抓好政府职能履行环节,强化基础建设与自治活动经费投入。县、乡政府除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政策外,在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都保证了资金的投入。近几年,县、乡财政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投入700多万元,按照国家标准对17个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了新建和改建;投入1000多万元,在全县531个村(居)建起了达标的人口文化大院。
二是抓好自治活动开展环节,搞好计划生育典型评比、优秀“三位一体”学习小组评比及合格村、示范村评比活动。
三是抓好监督渠道建立环节,保障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四是抓好创建评估环节,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创建程序进一步得到规范,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抓好自治活力注入环节,在责任田、宅基地等村级资源的调整、分配上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先优惠,在村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分配上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待。
建立“四项制度”,确保工作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该县按照“事前参与、事中介入、事后评议”的原则,建立和推行了“民主议事、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种制度。
民主议事制度。村民有权参与计划生育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有权了解掌握计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知识,有权监督村委会依法依规依约办事。
民主评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听取计生工作汇报,审议《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的执行情况,讨论决定计生工作重大事项。
民主决策制度。村委会在研究计生工作时,吸收村民代表、协会专职副会长等人员参加,并通过落实村民会议制度,让村民直接参与计生工作决策。
民主监督制度。村委会坚持每月例会制度,按时对村民的婚育、节育、计生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公开;落实群众评议制度和差错追究制度,并将工作成效与村计生干部的考核直接挂钩。
实施“六动”工程,深化村民自治
“典型带动”工程。今年以来,该县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在继续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活动的同时,重点培植计划生育典型村、典型户,让典型带动多数群众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推动”工程。对各乡镇确定的典型村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建设新型生育文化阵地,实施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安居工程”等。目前,全县实施的198件“安居工程”中有87件都在典型村。
“部门联动”工程。该县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点村,制订相应的工作措施,加强工作指导,予以重点支持。
“保障驱动”工程。县、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落实“三结合”帮扶、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和提供生活保障、救济时,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作为重点,优先安排。
“改革促动”工程。通过改革村组干部待遇落实形式,改革村室建设投入渠道等,调动村组干部和全体村民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奖励拉动”工程。通过评估验收,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成效显著的村授予“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明星村”荣誉称号,并对相关人员给予重奖,以此激励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郑州市庙李镇:加大利益导向力度 引导计生村民自治
近年来,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不断探索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新途径,逐步形成了“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从2005年起,该镇连续三年被郑州市评为“一类乡镇”,先后受到省、市、区的表彰。目前,全镇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证率达到36%,超出省定标准26个百分点,其中女孩办理独生子女证比率占22%。
强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意识
近年来,庙李镇的土地开发速度很快,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村(组)集体经济福利分配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但长期以来,由于该镇在计生奖惩措施上基本上以超生罚款为主,独生子女家庭只享受每月10元的奖励费,而超生户却与独生子女户享有同等集体经济福利待遇,这就极大挫伤了广大独生子女户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2004年,新一届镇党委、政府班子组成后,加大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力度,通过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形式,依托村民自治这个基层民主制度,以解决独生子女的优先优惠政策为突破口,把政府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落实好,教育和引导群众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要顺利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村、组干部思想上的分歧。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村、组干部认为,既然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已经受到国家处罚且7年内不得享受集体福利,期限满了之后就应当按人头享受福利;也有人认为,把独生子女家庭多享受1人份集体福利的待遇写进自治公约里,会遭到群众反对,等等。
为此,镇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面对面做思想工作,最终在全镇7个村达成了“独生子女家庭在集体福利分配上多享受1人份”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该镇还要求各村在制订村民自治公约时,务必要把握好内容合法性、程序合法性、权利与义务平等原则,使其能在计划生育自治工作中发挥更好的约束引导作用。
抓好计划生育村务公开,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整体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该镇要求,各村要确保做到计划生育政策和办事程序长期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对《生育证》审批情况、村本年度有生育行为人员、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等经常性工作要定期张榜公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确保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为确保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庙李镇不断强化组织服务体系:一是选好配强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两委”班子,在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中,把能否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干部参选资格之一,严格审查把关;二是加强村组计生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村组计生工作人员“区管、镇聘、村用”管理机制;三是切实抓好计生协会建设,以各村人口学校和会员之家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婚育、帮困、致富一条龙服务。
此外,该镇还逐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多方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04年9月,该镇出台了《庙李镇关于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多分给一人份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的规定》。2006年6月,他们又出台了相关的补充规定,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年龄提前15年,并延长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年限。一些非独生子女户的村民感慨地说:独生子女户少生孩子,不仅省心,还受奖励,下辈子我们一定也要当独生子女户。
近年来,通过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庙李镇的计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那种以乡镇单一行政管理为主和少数人管多数人的传统体制、被动局面不复存在了,广大群众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了, 符合二胎生育政策并领取了二胎生育指标最终又主动放弃的,越来越多,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局面正逐步形成。
[链接]
10月13~15日,河南省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会议在辉县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各地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经验,对今后一个时期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刘绍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人口计生委政法处处长王立英主持会议。新乡市副市长贾生祥、省计生协调研员毛颖忠、新乡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杨素民、辉县市市长王学胜等领导以及全省各级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相关负责同志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59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08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一、以“亲民”为出发点,着力健全建设机制,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三大突破”。天下民为本,万事民为先。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县始终把百姓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一是规范工作模式,实现了个体性领导向群体性领导的突破。过去,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是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挑大梁、唱主角,*年以后,我县创新工作方式,逐步建立起县文明委统一领导、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各乡镇密切配合的创建工作模式,克服了“单打一”的格局,形成了“大合唱”的氛围。二是细化工作目标,实现了一般性号召向具体性要求的突破。为增强创建工作的操作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我县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目标分解为宣传教育工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硬件建设工作、科技工作、卫生工作、文化工作、体育工作、广播电视工作等8大类54个小项,分别制定标准和要求,逐项加以落实。三是严格工作考核,实现了弹性规定向硬性规定的突破。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我县先后建立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导向机制、帮扶乡镇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文明村镇创建考核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将各项工作纳入干部实绩考核体系,与干部使用、奖惩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干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年以来,全县广大干部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一线,梳理热点、难点问题4000多条,解决问题3800余件,办实事300多件,新增农村富余人员就业岗位3302个,劳务输出4.82万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农村特困群众达7800人。
二、以“为民”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建设平台,努力改善农村的“三大环境”。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农民的迫切希望。我县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重点是大力实施农村文明村镇创建“五个一”工程,突出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度超前”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注重县城总体规划与乡、村规划相结合,以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为主,由县建设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并提供风格迥异的小康楼图纸供农民选用,有效避免“千村一面”和“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的现象。截止今年6月底,全县15个乡镇已有13个制定了乡镇建设规划,20%以上的行政村制定了村级规划,大部分村的建设规划正在制定当中。二是狠抓示范。根据县域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县以“公路沿线文明走廊”创建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10个乡(镇)和30个村作为农村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并从中选择了像石镇镇、富林村等一批班子强、基础好、经济较富裕的村镇,率先启动,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同时,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挂点和县直单位共建制度,建立了为民便民的服务体系,规范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工作制度和创建目标、创建责任人等制度,并一一张贴上墙,有力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2005年,我县石镇镇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乡镇的候选单位。三是多元投入。实行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林业、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等各项涉农项目资金,着力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辅助、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年,全县仅用于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县城饮水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水利基础设施以及林业改造建设等方面的国债资金就达2047万元。四是完善设施。坚持从“一看树二看路,三看卫生四看居住”的要求出发,以“五改三建”(即改水、改路、改厕、改橱、改圈,建公路、建沼气、旧城改造)工程为载体,大力整治“脏、乱、差”,积极倡导“净、绿、美”,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我县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97.88%;改厕受益户5.35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投资600万元兴建沼气池,农村沼气池总量超过1万个;农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电费每度下降了0.5元;15个乡镇全部贯通水泥(油)路,通水泥路的行政村92个,占总数的60.9%;农村移动电话和电话覆盖率达99%,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已达50%;乡乡镇镇都建有条件优良、环境优美的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
三、以“爱民”为立足点,着力抓住建设根本,努力提高农民的“两大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我县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了“解放思想学教活动”、“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和“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万年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纵深推进了以“关注民情、心系百姓”为主题的“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让农民得实惠、让干部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农村家庭道德评议”、“首届十大道德标兵”和星级信用农户、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
层干部标兵”1名、第三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1户、全省首届“十大道德标兵”1人,省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3户、地市级标兵户36户、县级“十星农户”5101户。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科技活动月”、“百名医生进千村”、“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精心编制农村普法简易教材,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普及推广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科学知识,有效遏制了和封建迷信活动,率全省之先实现了农村死亡人员遗体火化率达100%的目标;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了300余幢农村中小学教学楼,每所农村学校都配备了电脑,适龄儿童就学率达100%;组织20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帮助近15万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建立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基础、各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全县15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陈营镇文化站荣获省级“百强文化站”称号,汪家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
四、以“富民”为主攻点,着力突出建设目的,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两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在于兴县富民。近年来,我县围绕“两个65%”目标和省委提出的“20字”方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基地”、“产业”、“企业”三要素,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万年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一是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全面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战略,狠抓特色农产品基地及昌万公路和206国道沿线瓜果、蔬菜、蚕桑、花卉苗木高效经济作物带建设,以贡米、生猪、珍珠为主的特色种养发展迅速。去年,全县高效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达46%,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特色种养产业超粮食产值的专业村遍及15个乡镇,已达30多个,各类种养基地达26个,直接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农民人均收入达2775元,净增542元,增长24.3%。二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大力培育新兴农业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企业已达187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国家无公害产品和“绿标”产品1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60多家,带动农户3万多户。三是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着眼于整合周边3市18县(市、区)近6亿斤商品粮资源,去年兴建了江南米业批发市场,今年1-5月已完成交易额达3327.9万元。投资7000万元的招商项目万年珍珠城已基本竣工;面积达6000㎡的万昌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年,全县有农产品上市为主的有形市场29个,以粮食、肉食品为主的上市商品成交量达7.7万吨,上市成交额达4.1亿元。同时,注重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培育、发展非农产业相结合,使城镇建设与产业建设互动发展。石镇镇招商引资兴建了石镇商贸广场,可容纳10000多人进行交易,带动了鄱、余、万、乐四县(市)附近市场繁荣;大源镇结合辖区仙人洞、神农宫的旅游开发,投资80万元,将镇区街道修缮一新,吸引了一批外来客商投资兴业,去年新增个私业户30户。
回顾万年建设新农村的历程,我们体会到,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情民意是前提,体察民情是关键,关注民生是核心,实现民富是根本”。在这些方面,我们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村镇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县虽有87%的乡镇完成了所在地的建设规划,但村级规划相对落后,近4/5的行政村尚未形成规划,绝大多数的自然村基本无规划,而且规划水平不高,局限于当前现状,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农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以公路交通、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和以卫生、教育等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上饶市连接波、余、万三县的唯一咽喉要道——万弋公路,是省会南昌经昌万公路,直通浙江的第二条东西走向主通道。但由于线形差,半径小,特别是盘岭山头山高路窄,弯多坡陡,行车艰难,已成为滨湖三县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另外,位于全省12条重点堤防工程之一的梓埠联圩的大型泵站姚坊电排站年久失修,已临近报废程度,威胁到波、余、万三县五乡(镇)8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等。三是农民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我县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和一些陈旧落后的风俗在农村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少数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片面的把市场经济理解为“金钱”的经济,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所减弱。四是城镇化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起步晚、起点低、水平低,小城镇非农产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4:1,差距较大。同时,农民在创收、户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享受水平低于城镇居民增收门路不多、渠道不宽,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先行,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重点要抓好“四个一”。
一是搞好一个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始终坚持把科学规划置于首位,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按照“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镇优先、移民扶贫村镇优先、空心村优先”的原则,结合村村通项目的实施,以建设中心村、中心镇为重点,将村镇建设计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对全县城乡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加快县乡村城镇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操作中,规划要由城建部门统一实施,经费可由县乡两级分担,不应增加农民负担。计划到*年,全县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建设规划;到*年,5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级规划;到2010年,所有行政村完成村级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村人口减至20万人,基本安置在中心村。
二是抓好一批典型,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小康示范村工程和文明村镇创建“五个一”工程,按照规划统一、建房面积统一、建房高度统一、式样立面统一、外墙面砖统一“五统一”的原则,积极推广“四位一体”(即猪舍、厕所、沼气池、瓜果蔬菜种植)的能源生态模式,突出抓好10个示范乡(镇)、30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全面启动“百万小康生态村”示范工程,努力使新落成的村庄成为“风格独特、功能完善、整洁净美、生活富裕”的花园式、生态型的小康生态村。力争到2010年,全县30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成为小康生态村,达到中等小康水平生活的农户4000户;到2020年,全县100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成为小康生态村,达到中等小康水平生活的农户10000户。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89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39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一)加强领导,建立创建机制。市创建工作会议一结束,县委张书记、县政府苏县长专门听取县人口计生委工作汇报,召开专门会议,讨论研究创建工作。一是成立创建组织。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1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区)也相继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县创建迎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定创建方案。及时制定出台了创建自查实施意见,对自查范围、方法、内容、责任和时间,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各镇(区)制定出台了自查迎查方案,进一步细化迎查目标、任务和责任,全面建立了一级抓一级、一级查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创建迎查体系。三是明确创建责任。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先进县再动员大会,苏县长作了创建专题报告,各镇(区)党委书记、镇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县政府与各镇(区)、各部门签订《人口计生创建责任状》,立下创建“军令状”。各镇(区)先后召开创建工作三级干部再动员大会,部署迎查工作,签订创建责任状,有力形成了三级联创、合力攻坚的创建格局。四是注重创建成效。县委张书记、县政府苏县长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光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口发展因素,“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是一块考量我县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金字招牌”,势在必夺,志在必得。县镇村三级一定要以创建为契机,把创建作为推动全县人口计生工作登台阶、上水平的有力抓手,迎难而上,争先创优,确保高标准完成创建目标任务。在创建工作中,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走过场、搞两本帐的现象,一经发现,全县通报,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强化宣传,造浓创建氛围。一是强化主题宣传。以先进县创建为主题,县领导发表电视广播讲话,县电视台开辟《人口与发展》专题栏目、不间断播放流动字幕,《日报》、《人口计生工作简报》编印创建专版,各镇(区)制作印发宣传品、出动宣传车、出新宣传标语、组织文艺巡演,广泛宣传先进县创建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全力营造“临高必攀、唯旗是夺”的创建声势。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各村(居)采用政务公示栏、咨询热线、致育龄群众一封信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向接受电话询问、接受访谈的基层干群提供一本计生政策法规“明白帐”。三是强化科普宣传。充分利用镇(区)人口学校、村(居)人口文化大院,广泛开展避孕节育、优生育儿、青少年保健、青春期教育、更年期保健等科普教育,不断提升育龄群众接受调查访谈的综合能力,确保问卷调查清楚明白、应知应会。全县组织人口计生咨询义诊16场次、生殖健康讲座32场次、优生知识竞赛12场次。
(三)狠抓关键,夯实创建基础。一是迎查指标抓硬。县委、县政府将省考核验收的8个考核指标和9个考评指标逐一分解,该是哪个镇(区)负责的,明确到哪个镇(区),该是哪个部门负责的,明确到哪个部门,对未完成创建指标任务的镇(区)和部门,一律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创建工作例会,重点督查指标完成情况,对已经达标的指标,要求逻辑比对,挤干水分,抓巩固提高,对未达标的指标,要求制定方案,夯实措施,抓整改落实,确保各项考核、考评指标硬过关。二是信息核对抓准。将省人口计生综合信息平台和“两员”信息系统数据库并网运行工作,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组织信息核对队伍,对2012以来政策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奖扶特扶政策落实等信息,特别是对2012年以来有生育节育现象的育龄群众的电话号码,进村入户,逐人见面,逐项核实,做到人、机、卡、单“四个一致”。三是政策兑现抓清。认真落实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严格报批,规范发放,及时兑现奖扶特扶政策,确保政策兑现率100%。县政府专题召开县长会办会,决定划拨专项资金,一次性兑现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县属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金,目前,全县登记、审核、确认工作已基本结束,一次性奖励金将全面兑现。各镇(区)召开镇长会办会,安排专项资金,对少部分已领取独生子女证但没有发放独生子女费的农民,按规定要求,一次性足额发放到位。四是资料装订抓细。县人口计生委按照领导重视、信息管理、政策法规、优质服务、宣传教育等内容,编印了县镇村三级《创建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资料目录》,县镇村对照目录要求,对2012年以来软件资料,按年度,分内容,认真梳理,查漏补缺,整理完善,用档案封皮统一装订成册。认真整理收集县级座谈访谈、实地考察、入户调查和电话调查等资料,完成撰写县级自查报告、重点专题报告、数据自评报告、自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等申报材料。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32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6分钟,共有238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这次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去年全县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与管理、集镇及中心村建设、绿化造林及城镇绿化、建筑业、服务业、文明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各项任务,动员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群,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双倍”目标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刚才,季书记、符书记、苏书记、张县长分别就有关工作作了报告,有关部门作了发言,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在推动城市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机制,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形成农村支撑城市、城市促进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化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所有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利益。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全社会文明进步和长治久安,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倍增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既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略,也是推进城市乃至全局工作的根本大计;既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围绕“双倍”目标,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县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三产建筑、文明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的一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仍然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适应当前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工业主体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紧紧把握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⒈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城乡协调发展,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工业主体经济就放松“三农”工作,不能因为全面免征农业税就忽视“三农”问题。如果“三农”工作搞不好,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无法得到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成为空谈。今年中央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利用、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我们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维方式,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以项目推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全民创业推进农村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目标。要高强度实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组织各镇和有关部门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培植—个投入在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年内要新增—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要研究国家、省、市有关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有针对地包装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嫁接农业产业化项目。要大力度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富裕农民,必先减少农民。要多渠道搞好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用—年时间,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轮训一遍。要在满足县内企业用工的同时,多层次组织对外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全力打造农业品牌。在畜牧业上,要叫响方圆禽业公司“盐阜”牌草鸡品牌,争创省、市名牌产品。在种植业上,要积极扩大“建麦号”饼干小麦种植面积,强化市场运作,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时要精心包装,认真运作,努力形成建湖自己的绿色大米品牌,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实惠。在水产业上,要认真研究,积极谋划,加大九龙口螃蟹的宣传推介和包装力度,使其成为苏北地区的知名品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闸站桥涵等水利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整体防洪能力。继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嫁接农业产业化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加快林业发展步伐,重点实施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工程,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灾害性、关键时期天气预警预报服务。要高度重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二轮承包工作,引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增加村级积累。要引入市场化手段,加快水利设施和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的“双赢”。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举措、新方法,确保上年新增债务全部化解,无新增债务的化解。要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要求,多层次、多门类、多成份、多形式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配强“领头雁”,加大“三项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正常运转。
⒉加快城镇及中心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推进城市化进程,既要谋划县城的做大做强,又要考虑镇村的发展;既要搞好市容市貌,又要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既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又要推进以道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规划的龙头作用。树立大规划理念,突出前瞻性、综合性和权威性,从城乡资源的合理利用出发,在高起点上规划,把劳动力转移、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放在一起进行考虑,真正用产业聚集和城乡互动来支撑和推动城市的发展。要坚持以规划统揽城乡建设。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建设水乡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尽快完善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规划体系,搞好方案的深化和细化,科学地编制好各项专业性、控制性、修建性详规,抓好规划的宣传,增强广大干部、居民的规划意识。高度重视镇村规划,加快城乡整体规划的对接和实施,在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把规划延伸到村,抓好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中心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规划,要符合全面达小康的要求,充分体现地方个性特色、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要搞好交通干道沿线的规划与建设,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要加快县城建设步伐。重点突出规划、绿化、亮化、美化四个水平的提高。继续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城市建设大投入态势,加快实施汇文西路及湖中路、向阳路改造和城市防洪、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着力提高单体建筑物的个性化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切实抓好金基东方广场、振亚广场、明星住宅小区等标志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城市拆迁行为,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章建设。大力推进县城绿化建设,重点实施建港沟风光带、东方御花园广场和向阳西路、明珠东路、东付路、经六路等绿化建设,提升绿化档次,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三项指标有较大幅度增长。精心打造“十里塘河十里胜景”,使其成为精品工程,成为建湖的标志,成为建湖的骄傲和自豪。继续完善人民路、湖中路、冠华路、滨河路等路段沿街建筑物的亮化设施,构建多层次的亮化体系。要搞活城市经营。坚持市场化运作,盘活城市资源。加强城市有形资产经营,继续加大城建土地招商力度,集中排出一批大宗地块对外公开招标拍卖,推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开发利用城市无形资产,倾力打造和推介城市亮点,显化城市隐形资产价值。积极探索新型城建投融资机制,大力吸引民资、外资注入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城市管理。加大城市管理创新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管法制化进程,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责任及检查考核奖惩机制,着力构建城乡一体、部门联动的大城管格局。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充分展示清洁、优美、文明的城市形象。要强化重点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竞赛活动,着力提高重点中心镇的建设档次,扩大建设规模,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小城镇整体功能,以重点中心镇建设来推动全县小城镇的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要加快农民新村、农民公寓的规划建设,农村新建住房一律到中心村,今年每镇至少有一个村先行试点,然后逐年推开,迅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按照清洁家园、秀美田园、优质水源、生活乐园的要求,搞好文明村庄创建工作,加快“生态镇”、“生态村”建设,全力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秸杆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绿化等环境整治,努力建成一批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切实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⒊加快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强县。版权所有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完善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塑造城市品牌以及满足消费需求的内在要求,是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开拓信息服务市场,培育信息服务业群体,发展信息咨询、网络增值等服务形式,建立全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务体系。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施电信宽带扩容、广电光纤联网等工程,抓紧构筑高速、宽带、智能化信息传输平台。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依托产品资源优势、经纪人优势,吸纳民资外资建市场,引进和开发一批规模较大的三产项目,重点培植德容装饰城等服务业亮点。加快规划建设皮鞋、节能灯具等专业批发市场和家具家电、轻纺商贸、装饰装璜等专业营销市场,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要加快铁路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铁、公、水联运优势,沿新长铁路建湖港口兴建农资、煤炭、建材和粮食饲料等专业市场。引导县内外流通企业,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延伸,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要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稳步推进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现代物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典当担保等新型服务业,打造服务品牌,努力培育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连锁企业集团和大型物流企业。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明确定位,着力塑创旅游业特色,将我县建设成湿地生态旅游胜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快以九龙口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使广大游客在建湖由走马观花“一刻游”向静心观赏“一日游”转变,由“景色怡人”向“景色留人”转变,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是我县城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县国民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富民产业。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建筑业成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全力实现建筑业发展的新跨越。要加大组织推进力度。把建筑业纳入各镇工作规划统筹安排,明确专人负责,强化组织领导。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把建筑能人、建筑小老板组织起来,形成建筑业发展的有效抓手。精心谋划全县建筑业发展方略,加强行业规划管理。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帮助和引导建安企业积极向发展前景广阔的沿海、沿江地区推进,向国家投资巨大的中西部地区推进,着力培植京津、沪宁线、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建筑市场,扩大外派劳务输出规模。要构建市场竞争优势。加快建筑行业多元发展步伐,重点开拓投资巨大的市政、路桥、电力、水利、环保、装饰、绿化等领域,重点扶持多元化发展施工企业,形成全方位经营格局。要加大装备投入,大力度培养人才,不断提升资质等级。要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按照市场化方向,对已改制企业,进一步深化内部配套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运行活力。加快建业建工集团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尽快改制到位。版权所有
⒋加快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县域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和无形资产,是吸引外商投资的无声信誉。文明创建是推动城市发展,促进良好环境形成,提升城市对外形象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抓手。城市文明程度不仅取决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更取决于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建城与育人必须有机结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字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创省级文明城、做现代建湖人”主题教育,继续搞好“现代建湖人”形象大讨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要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小区、文明镇、文明村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志愿者”、“送温暖”、“扶困助弱”、“希望工程”和“清洁家园、美化社区”活动,通过多种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在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得到自我提高。要搞好环境建设。继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努力建设和完善一批绿化、卫生、文教、体育等环境设施,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素质,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要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与打击等活动,彻底根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为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⒌加快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县创建步伐,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家统计部门制定的小康标准,五个方面共项指标,其中人口数量直接影响前个指标的水平,而人口素质则直接关系到后个指标的高低。我们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讲人口,看人均,努力创造一流的人口环境。要进一步加强计生工作的领导。今年是我县创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县的决战之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健全计生工作责任机制,一把手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动真碰硬地处理违反政策的人和事。强化部门协调动作,推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进一步造浓全社会关心、支持计划生育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把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增强村班子抓计生工作战斗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打牢村级基础,提高合格村创建率。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社会形成计划生育工作不是“松了”而是“更紧”的工作氛围。扎实抓好后进村居的转化工作,责任人要包干重点村。要扎实抓好计生优质服务工作,综合治理婴儿出生性别比失控问题。要大力倡导新型生育文化,切实转变育龄群众婚育观念。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大计划生育投入,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对因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造成的困难家庭实行救助,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30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