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14篇)

更新时间:2024-11-12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目的和意义

篇1

注氮机司机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故障率,保障人员安全,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可靠的氮气供应。

篇2

移动注氮机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氮气泄漏的风险。

篇3

注氮工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效率,其重要性体现在:

1. 安全保障:防止氮气泄漏引发的窒息、爆炸等安全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 质量控制:通过精确控制氮气输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设备保护:规范操作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4. 环境合规:遵守环保法规,避免氮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篇4

注氮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氮气注入过程的安全、有效和精确,以达到以下目标:

1. 保护设备:氮气的注入可以防止氧气与设备内部材料发生氧化反应,延长设备寿命。

2. 系统稳定:维持系统内的惰性环境,降低爆炸或火灾风险。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准确控制氮气流量,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篇5

注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工作环境中氧气含量,以提高作业安全性。其重要意义体现在:

1. 防止氧化反应:氮气注入可以抑制易燃物质与氧气接触,降低火灾风险。

2. 保护设备:氮气环境能减少设备腐蚀,延长设备寿命。

3. 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保护工人生命安全。

4. 提升生产效率: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助于提升作业效率。

篇6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止因氮气泄漏导致的窒息事故,同时保护设备不受氧化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篇7

注氮机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同时保证氮气注入的精确性和一致性,满足各类工业应用的需求,如食品包装、金属热处理、电子元器件保护等。

篇8

注氮机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安全、高效地运行,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减少生产成本,同时提升工作效率,为公司的稳定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篇9

注氮工作是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安全、高效的重要环节。通过向系统内注入氮气,可以降低氧气含量,防止氧化反应,避免火灾爆炸风险,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设备免受腐蚀。此外,氮气的使用还能优化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

篇10

管道注氮置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管道内的氧气,防止因氧气与管道内材料发生氧化反应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如火灾或爆炸。此外,氮气的惰性特质有助于维持管道内部的清洁环境,减少腐蚀,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此操作尤其适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对于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篇11

移动注氮机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环境提供稳定的氮气供应,以满足工艺需求。例如,它在食品包装、电子元件保护、金属热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通过规范操作,可以确保设备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减少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的生产中断和潜在风险。

篇12

注氮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预防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遵循这些规程,可以降低氮气泄漏的风险,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有助于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严格的规程执行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

篇13

注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工艺过程中提供惰性环境,防止氧化、爆炸等潜在危险。其意义在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损失,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通过规范的操作规程,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并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篇14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氮气注入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完好。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有效控制氮气系统的压力和流量,避免氮气泄漏导致的窒息风险,同时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此外,该规程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适用范围

第1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煤矿的注氮工作人员。

第2条注氮工作人员应完成下列工作:

!负责操作注氮泵等机具向采空区和巷道注氮。

#检查、维护注氮管路系统。

$负责注氮泵等机具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等工作。

上岗条件

第3条注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注氮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熟悉制、注氮的工作原理。

$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制、注氮的有关规定。

%熟悉注氮的正规流程、操作程序。

&熟悉注氮设备的参数以及对注氮的相关要求。

熟悉注氮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维护保养及排除故障的知识。

(要了解工作范围内的管路系统(包括管径、接头方式、阀门型号及安装地点等)。

)熟悉《煤矿安全规程》中对防灭火的有关规定。

_掌握煤矿自燃发火的机理及防治知识。

!+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安全规定

第5条 注氮管路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密封不漏气。

第6条 注氮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进入工作地点,应首先检查瓦斯等气体以及巷道顶帮的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常操作。

第7条 井下注氮操作场所附近必须安设电话,能与调度室、制氮气机司机保持联系。

第8条 注氮的操作,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注氮量、注氮方式等。

操作准备

第9条 井下注氮检查:检查工作场所附近的巷道顶帮及气体情况,检查管路及阀门的状况,确保安全、完好。

第10条 地面注氮前的检查:检查注氮机组的状况,包括检查机组油量、冷却水系统、仪器仪表、阀门等是否满足要求。

操作顺序

第11条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井下操作顺序:安全检查→打电话要求供氮气→!打开阀门注氮→观察记录注氮量;

地面操作顺序:安全检查→开启制氮机组→正常供气。

正常操作

第12条 下井后要沿注氮管路行走,并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检查,发现有漏气要及时处理。

第13条 用氮气防灭火时,要对管路进行检查,对管路中的积水要及时排除。

第14条 将管路接到防火墙上预留的注氮孔管路上,打开阀门。

第15条 观通知调度室或通防部门,由其通知制氮厂供气。

第16条 观察并记录注氮量。每隔1小时记录1次仪表值,并填入注氮记录表上。

第17条 随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超限时要停止工作,先进行处理。

第18条 达到设计的注氮量时,要停止注氮,待有关人员作出检查、决定后再决定撤出管路或继续注氮。

第19条 停止注氮时,要先通知调度室或通防部门、注氮机组值班人员后,再关闭阀门。

第20条 工作面开切眼时要预先埋设注氮管路,沿走向每推进50米时,再沿工作面埋设注氮管路,通过顺槽中的支管与注氮管路系统相连。

第21条 根据设计的注氮量进行注氮操作。

第22条 通过临时密闭预留的注氮孔管路向停产工作面进行注氮,操作方法可以参考“向火区注氮”的操作程序。

第23条向停产工作面进行注氮,要保证停产工作面进、回风巷的密闭不漏风。

第24条 开机前首先打开冷却水总进水阀门。

第25条 关紧载荷阀门,打开排气管路阀门。

第26条 合上电闸,检查各电表和指示是否正常。

第27条 开关在手动位置,按启动按钮,电机电流升到满表位置,当回降到正常值附近时,按运转按钮。

第28条 空车起动后,操作者应注意检查:油泵压力表指针是否马上升压;电机、压缩机的声音是否正常;检查各运动部位温度是否正常;空车运转约10分钟左右。

第29条 将减荷阀手轮逐渐打开,压缩机开始加载,一、二级气缸压力表开始升压,逐渐达到规定值。

第30条 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转后,此时各工况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压缩机吸气温度应不大于40℃。

2.压缩机排气温度应不大于160℃。

3.冷却水进水温度应不大于35℃。

4.冷却水排水温度应不大于40℃

5.传动机构润滑压力(油泵压力表):0.15---0.35兆帕。

6.传动机构润滑油温度应不大于70℃。

7.二级排气压力应不大于0.4兆帕。

第31条 压缩机的停机必须做到卸载停机。

第32条 停机前操作者必须先关闭减荷阀,停止供气,使压缩机空运转数分钟,若排气管道中设有放空阀,也应打开阀放空。

第33条 按停止按钮,断电使机组停止运转。

第34条 停机后约15分钟左右待各气缸逐渐冷却后,再关闭冷水阀停止供水,并放掉机内的存水(水管最低位置的水阀打开),以防冬季冻结。

第35条 排放中间冷却器和储气罐内的凝结油、水。

第36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每隔!小时作亚次运行记录。

第37条 首先对设备、冷却水系统、电器、仪器仪表进行检查,要求:

1.检查空压机油气桶的油位,油位应位于窥镜刻度线的上限与下限之间。

2.检查制氮机组各阀门的位置。注氮阀门应处于关闭位置,注氮压力调节间处于预先调节好的位置(一经调节好以后,无须再动),注氮放空阀应处于开启位置。

3.检查水量、水温是否满足要求。

4.检查电器设备,绝缘与防爆要符合要求。

5.制氮机组所有的排污阀,进行1次排放。

第38条 开启冷却水进水阀门,使冷却水循环系统开始工作。

第39条 合上高低压电源开关,检查电压指示是否正常。

第40条 瞬时点动空压机电机,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应符合电机旋转指示方向)。

第41条 启动空压机,使得空气罐升至满压,打开膜分离系统的进气阀。

第42条 手动闭合膜分离系统电控箱内的断路器,然后按下膜分离系统上的启动按钮,启动氮气系统,使得系统达到正常压力。

第43条 校验氧分析仪。将氮气取样阀关闭,旋开氧电池底部的螺钉,让空气直接进入氧电池,等待5分钟,观察测量值是否为20.9%,如果不是,需继续调整。

第44条 调整纯度控制阀,直至产出的氮气浓度合格。在产出合格的氮气之前,产出的气体将自动通过放空电磁间排空。

第45条 打开产品氮气出气阀。

第46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排气温度,一般应控制在50---60℃。

第47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空气缓冲罐每隔1小时必须排污1次。

第48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每隔1小时作1次运行记录。

第49条 制氮机组停机时,应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1.按下膜分离系统上的停止按钮。

2.关闭空压机(按照操作说明规定执行),膜分离器将在停止进空气时通过渗透侧放空管自动降压。

3.分离系统电控箱内的断路器。

4.关闭水冷却系统水源。

第50条 定期更换过滤芯。在更换过滤芯之前,应关闭压缩空气入口阀门,使管路泄压。

第51条 定期对安全阀、冷凝液排放管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52条 冬季停机或长期不用时,应将各部件的冷却水全部放掉。

特殊操作

第53条 处理漏气管路时,要首先关闭阀门,如果需要停气,还要通知制氮厂停供氮气,并向调度室、通防部门汇报。

第54条 处理漏气管路时,要有3人以上,并有人检查氧气浓度,如果低于20%,不得操作。

第55条 井下发现不适合注氮时,要立即打电话通知注氮机组操作人员进行停机。并向调度室和通防部门汇报。

第56条 机组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进行处理,必要时要停机。

收尾工作

第57条 交接班时,要将当班的注氮量、火区检查情况、工作面采空区注氮的情况进行详细交接。

第58条 交接班时,制氮机组运行记录要一并交接。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