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余热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11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余热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余热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余热发电车间汽轮机巡检工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

1. 设备安全:通过规范的操作和定期维护,预防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人员安全: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生命安全,降低工伤事故风险。

3. 生产效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提高能源利用率。

4. 环境保护:有效利用余热,减少能源浪费,符合绿色生产理念。

篇2

本规程旨在保障余热炉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提高余热回收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延长设备寿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篇3

余热发电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人员安全,防止设备损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减少意外停机,延长设备寿命,同时确保环保标准的遵守,实现可持续生产。

篇4

余热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设备损坏,减少能源浪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符合环保要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5

余热操作规程旨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效回收和利用余热,企业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升经济效益。此外,余热回收还能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篇6

本规程旨在规范余热锅炉在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流程,降低事故风险,保护设备,防止损失扩大,确保生产安全和连续性。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企业运营的平稳进行。

篇7

余热锅炉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因误操作引起的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确保余热的有效回收,减少能源浪费,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良好的设备维护也有助于保持生产稳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8

本规程旨在规范余热锅炉工段的操作行为,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企业财产不受损失。通过严格执行规程,提高工段的生产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可持续生产。

篇9

本规程旨在规范制酸工序余热锅炉的操作行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行,降低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通过严格执行此规程,可确保余热回收的有效利用,节约能源,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篇10

余热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的设立旨在保障生产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如爆炸、泄漏等。通过规范操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保护环境,确保企业生产活动的稳定和可持续。

篇11

余热锅炉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其主要意义在于:

1. 提高能效:通过规范操作,有效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降低能源浪费,提高整体能效。

2. 安全保障:明确的操作流程可以防止因误操作引发的事故,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3. 延长设备寿命:定期维护保养有助于减少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4. 环保减排:合理运行余热锅炉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110吨电炉余热锅炉操作规程范文

一、启动前检查:

1.1检查水、风、气管路连接正常;

1.2检查电气、仪表系统连接正常;

1.3检查安全附件是否正常;

1.4检查与电炉通讯正常;

1.5检查各气动及电动调节阀门均处于远程程序控制阶段;

二、锅炉启动

1.1、远程启动软化水泵,对除氧器进行补水至中线以上600mm(正常水位),同时打开除氧器顶部放气阀,调整开度至一半,打开再沸腾蒸汽入口阀门,对除氧水箱内软化水进行快速除氧,达到规定温度后关闭再沸腾蒸汽入口阀门;

2.2、打开汽包顶部放散阀,开启锅炉给水泵,对汽包手动上水,满水后,打开系统放水阀,对汽包及外联管进行适当冲洗,关闭放水阀,调整给水阀开度,使汽包水位线至中心线,将锅炉软化水泵及给水泵打到自动状态。

2.3、在现场操作箱上关闭1#高温阀门、打开2#高温阀门和3#高温阀门,并打至中间位;

2.4、当炉盖缓慢旋入电炉时,远程状态下启动风机,使低于800度的烟气通过热管管束,热管蒸发器投入运行。

2.5、待产汽压力至0.1mpa时,即可关闭放散阀,同时在低气压时,冲洗水位计、压力表;

2.6、蒸汽压力升至0.2―0.3mpa时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泄漏,人孔及法兰连接处应均匀紧固一遍,同时对锅炉进行第一次排污,排污前先上水;

2.7、汽压到0.2―0.3mpa时,应试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

2.8、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的2/3时,应进行暖管,暖管方法如下:

1、慢慢开启主汽阀,预热蒸汽管道,如发生水击现象,应立即关闭,待水冲击声消失后再慢慢开启,并注意管路及其支架的膨胀。

2、慢慢开启一级蓄热器进气阀,使管道压力与一级蓄热器压力相等,同时排除冷凝水。

3、当所有疏水阀放出的全部是蒸汽时,暖管工作即结束。

4、暖管结束,开启除氧器蒸汽进汽阀,对除氧器进行加热至104℃。

5、适当调整给水阀门开度,保持运行正常水位,待蒸汽压力升至工作压力2.3mpa时,即可开启主汽阀并网送汽,至此开车完毕。

三、锅炉运行

1、锅炉给水泵正常运行时要打到自动状态;

2、汽包液位的控制是靠水预器前给水调节阔的控制来实现的;

3、给水调节阀的控制是由汽包的液位信号控制来实现的;

4、正常水位控制原则,高负荷时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线,低负荷时水位稍低于正常水位线;

5、系统运行过程中,负荷会因生产工况波动而有所变化,岗位人员应适当调整给水流量,保证出汽正常。

6、系统运行过程中,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使汽包断水,否则必然导致热管爆裂。

7、系统运行时,严格控制烟气温度不得超过800℃,否则容易产生爆管事故,方法:和电炉主控保持联系,当铁水装入量超过30%时,须提前开启混风阀;

8、汽压调整,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必须保持汽压稳定,不得超过最高允许压力,否则应打开汽包放散阀。

9、水质控制

运行过程中每班应定期对软化水、除氧水、炉水进行水质检验,进入余热回收装置的软水、除氧水水质和除氧要求必须符合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具体为: 悬浮物≤5mg/l;

总硬度:≤0.03mmol/l;

ph值(25)≥7

溶解氧≤0.05mg/l;

含油量≤2mg/l;

含铁量≤0.3mg/l;

运行中每班根据化验结果对系统进行加药处理,对蒸发器及锅筒进行适当排污,并具体参照有关锅炉排污的相关标准;排污尽量在锅炉高水位、低负荷时进行。参考标准为:碱度:≤22 mmol/l;

ph值(25):10―12;

氯根:≤400 mg/l;

煮炉加药量计算:

余热锅炉系统运行时,应连续地补加磷酸三钠溶液,加药量(dli)按下式计算:

dli=(28.5h dge+dp ili)/(250ε)(kg/h)

式中: 给水的硬度h=0.03mmol/l[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汽包给水量dge= 22 m3/h,

汽包排污水量dp=0.1_dge=2.2 m3/h

锅水中应维持的磷酸根(po43-)浓度ili=15mg/l (一般为10~30mg/l)

工业磷酸三钠的纯度ε=0.95 (一般为0.92~0.98)

由此得出:

dli=0.218kg/h

磷酸盐溶液的浓度一般不大于7%,配制溶液时,可采用较低的浓度。

加药方法

1) 连续加药: 称量24小时所需的磷酸三钠5.232 kg,将其倒入溶液箱内,通过进水阀加入软水至水箱3/4~4/5的水位,开启搅拌器搅拌使磷酸三钠完全溶化,开启加药泵使药液进入汽包(开加药泵前应检查加药泵出口至汽包管路上的阀门为打开状态),调整加药泵的流量,使溶液箱的溶液在约23.5小时加完。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2) 定期加药: 应定时化验炉水,根据其po43-和ph值等指标最终确定加药量及定期时间。

10、灰斗内的灰每班清理四次,平时插板阀常开,清灰时,打开星型卸灰阀卸灰,灰用小车运至指定位置,正常运行后,根据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清灰次数,当灰斗内壁存在积灰现象时,可开启仓壁振打装置进行清灰;

四、停炉操作:

1、当炉盖缓慢旋出电炉,风机低负荷运行,保证锅炉在2小时内缓慢降至常温,最后停风机。

2、每次停炉运行时,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伴热,可打开灰斗下人孔,通电加热器伴热,以免热管冻裂。

五、锅炉点检及维护

1、每班冲洗水位计各两次;

2、每班清灰3―4次,每次停炉手动清灰一次;

3、每班对汽包至少排污一次;

4、每隔2小时检查汽包、蒸发器、给水泵及其附属管路一次;

5、每炉次对锅炉运行参数进行点检一次;

6、每天适度打开各蒸发器及水预热器排污阀进行一次排污;

五、故障处理

1、缺水处理:当汽包缺水(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应加大给水阀的开度,关闭所有放水及排污阀门,观察水位变化情况,如继续下降,则判为严重缺水,在严重缺水持续时,应考虑停车。

2、满水处理:当汽包水位超过最高水位,但液位计仍能见到水位时.称轻微满水,若水位不但超过最高水位,而且超过液位计可见部位时,称严重满水。当轻微满水时,应停止进水,并打开排污放水,当水位降至止常水位后,冲洗液位计,检查水位指示是否止确。当严重满水时,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应打开汽包紧急放水阀,直至水位正常;

3、故障停车或检修,应先停止热流体、后停冷流体。

4、每次停炉运行时,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蒸汽伴热,以免热管冻裂;

5、如增压风机发生故障,须立即切换至备用系统,方法:打开1#高温阀门,打开四孔阀门,关闭风机出口3#阀门,关闭2#高温阀门。

《余热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