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束管监测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6篇)

更新时间:2024-12-27

束管监测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束管监测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束管监测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束管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监控井下气体状况,预防矿井灾害,保护矿产资源。

篇2

束管监测的目的是确保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井下的气体样本,及时发现瓦斯浓度异常,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决策。这项工作对于预防瓦斯积聚、降低矿工生命安全风险、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篇3

束管监测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通过实时监测地层气体变化,预防和预警可能的灾害,如瓦斯突出、坍塌等。这一规程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监测方法,能准确、及时地获取地层信息,提高工程的安全系数,减少潜在风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篇4

束管监测的目的在于预防矿井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危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准确的数据也为优化通风策略、减少能源消耗提供了依据。

篇5

束管监测维护工作的目的是确保煤矿、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通过实时监测井下气体浓度,可以预防瓦斯爆炸、窒息等安全事故,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定期的维护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数据的持续监控和分析,还能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优化通风策略,提升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篇6

束管监测员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防止因气体积聚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通过对井下气体的实时监控,可以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为矿工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规范的操作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束管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

束管监测系统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一、 束管监测工作业的安全规定:

1、 束管监测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 束管监测地点应选择在有浮煤被压酥的煤柱等可能的地点(如采煤的工作面的回风巷、回风隅角和停采线),的回风侧;采掘过程中有漏风和可能积热的地点,

3、 测点应根据通风队的要求尽量布置在标高较高处,主要漏风通道中压差最大处。

4、 敷设束管需要横过架完线时,必须先停电,后工作。

5、 进入工作地点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有隐患应先排除后工作。

6、 禁止进入盲巷工作。

7、 在密闭前工作时,必须先检查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的浓度,在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后,方可进行作业。

8、 地面化验室,必须配备灭火器具,室内禁止明火。

二、 管路敷设:

1、 敷设管路时应尽量使路径短,少拐弯,以便减少阻力,防止曲折破坏,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路径应在,支护完好的巷道内,防止管路破坏。管路穿过风门墙体时必须打孔。

(2) 选路径温差变化要小,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点要在温度低的一侧设置除水器或其它设施,标高较大的斜巷,应在底部设置除水器。

(3) 接管箱、除水器、采样器的接头要严密不漏气,且安设位置与人体高度相适应。

2、 管路的敷设,吊挂要整齐有序,2条以上的分散管路应设置管路夹板,以便检查和维修。

3、 束管监测探头应悬挂在监测地点回风流中,且应靠近巷道顶部,吸气口正对风流方向,探头应设在顶板完好,无淋水。

4、 管路敷设完毕后,从地面化验室到井下各测点,整个系统要进行统一编号,并用压气检查管路顺序是否混乱,乱的要及时调整。每一条管路安装完毕后,必须在测点释放标准气体,详细记录管路的气压值,气体传输时间,并和地面分析的数值进行比较,管路的传输损失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应进一步检查管路的气密性。

5、 监测密闭内和煤体内气体变化时,应预留监测管,束管监测探头应埋设在监测管内,且用黄泥封口。

三、 管路的维护

1、 检查管路的漏气、堵塞、破坏情况。

2、 管路发生故障后,要及时进行处理。管路断开或接头漏气时,要接好或密封,发生水堵时要用空气压缩机加压空气吹有故障的管路,除水后要复查管路的气密性。

3、 经常检查管路系统,定期打开接管箱,除水器、排出积水。

4、 经常检查探头的完好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探头位置,及时更换不合格探头。

四、 数据测定与分析

1、 数据测定前个设备完好,岗位人员到齐上岗。

2、 开启红外线分析仪前应做好以下检查

(1) 检查硅胶及烧碱石棉是否符合规定。

(2) 逐一检查各气路的气密情况

3、 监测的操作程序:

开机监测:开启循环水泵1开启抽气泵1分析仪电源1放大器电源1仪器调零1启动微机进入监测程序1打开测量按钮1报表打印

4、 监测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分析仪及抽气泵运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按操作规程停机处理。

5、 根据记录表内的数据,每天在坐标纸上描出各指标气体浓度的变化曲线。

6、 定期对分析仪用标准气样进行标校,误差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

五、 其它

1、 放炮地点的浓度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干扰,要根据该处一氧化碳有无上升趋势进行正确判断,防止误报。

2、 定期对井下各测点的气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每月至少要总结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通风队长、总工程师汇报,确定有发火征兆时,必须立即向矿领导灰白,以便采取措施处理。

《束管监测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