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技术规程
栏目

防爆技术规程8篇

更新时间:2024-11-12

防爆技术规程

内容

一、防爆技术的基本原则

1. 隔离危险源:防爆技术首要目标是隔离潜在的爆炸源,防止其与可能的点火源接触。这包括对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确保其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均不会引发爆炸。

2. 限制爆炸范围: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设计,控制爆炸的影响范围,防止爆炸能量扩散至安全区域。

3. 减弱爆炸影响:采取措施降低爆炸压力和热量,减少爆炸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二、防爆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1. 防爆等级:依据工作环境的爆炸风险,选择相应防爆等级的设备,如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防爆性能,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确保设备的防爆功能有效。

3. 系统集成:所有设备应协同工作,形成完整的防爆系统,避免单一设备故障引发整体系统失效。

三、防爆区域的管理

1. 区域划分:根据爆炸危险程度,将工作场所划分为不同的防爆区域,实行差异化管理。

2.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作业规程,如禁止携带火种进入危险区域,规定特定区域内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程序。

3.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爆炸事件的能力。

四、防爆环境的监测与评估

1. 气体检测:定期进行气体检测,确保工作环境中无爆炸性气体积聚。

2. 环境监控:安装并维护环境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参数,预防爆炸条件的形成。

3. 风险评估:定期进行防爆风险评估,识别新的风险因素,更新防爆策略。

五、人员培训与教育

1. 专业技能: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防爆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解防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了解防爆环境下的行为规范,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

3. 应急响应:定期进行应急响应培训,提高员工在爆炸事件中的反应速度和自救能力。

标准

本规程参照了以下标准: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079系列标准,关于爆炸性环境的设备和防护系统。

2. 国家标准gb 3836系列,涵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要求。

3. osha 1910.104,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关于处理爆炸性粉尘的规定。

以上防爆技术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防爆管理框架,但具体实施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当地法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防爆技术规程范文

第1篇 高层建筑施工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施工单位各级领导要重视施工防火安全,要始终将防火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将防火工作列入高层建筑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的“五同时中交施工任务的同时要提防火要求,使防火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群众化。

2)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上到下建立多层次的防火管理网络,实行分工负责制,明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防火的目标和任务,使高层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得到组织保证。

3)高层施工工地要建立防火领导小组,多单位施工的工程要以甲方为主,成立甲方、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参加的联合治安防火办公室,协调工地防火管理。领导小组或联合办公室要坚持每月召开防火会议和每月进行一次防火安全检查,认真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4)现场要成立义务消防队,每个班组都要有一名义务消防员为班组消防员,负责班组施工的防火。同时要根据工程建设面积、楼层的层数和防火重要程度,配专职防火专职消防员、专职动火监护员,对整个工程进行防火管理,检查督促、配置器材和巡逻监护。

5)高层建筑必须制定工地的《消防管理制度》《施工材料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制度》,建立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责任制,明确工程各个部位的动火等级,严格动火申请和审批手续、权限,强调电焊工等动火人员的防火责任制,对无证人员、仓库保管员进行安全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进入内装饰阶段,要明确规定吸烟点,或禁止吸烟。

6)对参加高层建筑施工的外包工队伍,要同每一支队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详细进行防火安全技术措施交底针对木工操作场所,明确操作人员对木屑、刨花等做到做日清,涂装等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不准在更衣室等场所乱堆乱放,力求减少火险隐患。

7)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有不少是从国外进口的,属于高分子合成的易燃物品,防火管理部门应责成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些原材料的安全管理,要做到专人、专库、专管,施工前向施工班组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实行限额领料、余料回收等管理制度。

8)施工中要将易燃材料的施工区域划为禁火区域,安置醒目的警戒标志并加强专人巡回检查。施工完毕,负责施工的班组要对易燃的包装材料、装饰材料进行清理,要求做到随时做、随时清,现场不留任何火险隐患。

9)严格控制火源和执行动火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焊割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每项工程都要划分动火级别。一般的高层动火划分为二级、三级,在外墙、电梯井、洞孔等部位,垂直穿到底及登高焊割,均应划分为二级动火,其余所有场所均为三级动火。

②按照动火级别进行动火申请和审批。二级动火应有施工管理人员在4天前提出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工地主管领导审批,批准动火期限一般为3天。复杂危险场所,审批人在审批前应到现场察看确无危险或措施落实才予批准,准许动火证要同时交焊割工、监护人。三级动火由焊割班组长在动火前3天提出申请,报防火管理人员批准,动火期限一般为7天。

③焊割工要持特殊工种操作证和动火证进行操作,并接受监护人的监护和配合。监护人要持动火证,在配有灭火器材的情况下进行监护,监护时要严格履行监护人的职责。

④复杂的、危险性大的场所焊割,工程技术人员要按照规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焊割工必须按照方案进行动火操作。

⑤焊割工动火操作要严格执行焊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0)按照消防规定配置消防器材,重点部位器材配置分布要合理,有针对性,各种器材性能要良好、安全,通信联络工具要有效、齐全、完好。

第2篇 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对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合格证后方可操作设备,否则不允许检修通风机设备。

2.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熟记局部通风机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应熟悉通风机一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各部性能,供电系统和控制回路。

4.局部通风机在运行期间,加强巡回检查,做好各种运行记录。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起动前检查风电闭锁完好情况,启动后应监听风机运转声音一段时间,出现异常声音及时处理

二、进入现场

1.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自己工作环境,对煤尘、噪音、顶板等可能存在的危害有着充分的认识,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2.操作时必须佩戴齐全个人防护用品

三、.操作准备

1.仔细检查风机各紧固件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及时紧固。

2.检查风机、风筒有无漏风现象,如有应及时进行处理。

3.检查配电装置是否完好,运行是否正常。

4.局部通风机进风口前5米内不应堆有杂物

5.检查风流通道中是否有杂物,风叶有无堵卡现象,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四.操作过程

1.启动先将开关隔离手把合到正转位置,按下起动按钮风机运转。

2.风机运转中,要经常巡视风机运转情况,风电闭锁工作情况。

五.完成操作

1.停风机时,必须有停风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撤出人员后方可停机。

2.停机时,按下组合开关停止按钮。

3.将开关隔离手把打到零位。

六.离开现场:

1.设备卫生必须清理干净。

2.交接班时风机存在的问题和运行情况必须向下个班交接清楚,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3.离开现场需对本班存在的危害因素向下个班交接清楚。

七.违反操作标准及可存在的危害

1.运转中不得用手触摸回转机件,小心受伤。

2.检修风机时,检修工要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

3.停风机时,必须有停风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撤出人员后方可停机。否则会造成人员伤害和其它损失 。

4.风机20米范围内严禁有明火,以防发生瓦斯着火或瓦斯爆炸事故。

安全警告:

1.每台局部通风机必须悬挂管理牌板,内容包括:局部通风机编号、管理人姓名、风筒长度、周围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有效风量等。

2.局部通风机应断续启动,不要一次启动,以防止风筒脱节脱落。

3.维护人员每班至少要检查2次风筒,发现有脱节、挤压、扭折、破裂、脱挂及漏风等现象时,要及时处理。

4.局部通风机在正常运转时,不准随意停机

5.要求风筒之间接口严密,胶质风筒可用双反边接头。

6.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局部通风机。

7.风筒拐弯处必须用硬质弧形弯头连接。

8.风筒吊挂要靠顶靠帮,并要保证平、直、紧、稳,避免车刮。

9.局部通风机必须指专人进行管理。

第3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

1一般要求

1.1 消防机构必须健全,消防器材的设置必须按规定配备齐全。厂区内的一切消防设施,未经许可(非火灾情况下)不准随意动用。消防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未经批准,不得占用。

1.2 企业所有员工必须进行消防教育培训,掌握防火防爆知识,并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1.3 加强明火管理,严格执行“动火用火管理规定”。

1.4 使用、搬运危险品,或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准抛掷、拖拉或滚动。

1.5 在带有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管道、容器上工作时,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应使用铜质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若必须用铁质工具,则需在工具接触面上涂以黄油。

1.6 空分装置压缩机吸入口附近地区严禁排放乙炔气等炔类有机物。

1.7 禁止使用汽油、苯等易挥发可燃蒸气的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及衣物等。

1.8 禁止使用氧气代替空气对设备、管道充压、保压、试压、置换或吹扫。禁止擅自向缺氧的设备、管道、井下等场所输送氧气。

1.9 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所用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或难燃烧的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高温设备、管道禁止使用易燃物料保温。

1.10甲类生产区在有可燃气体容易泄漏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并应加强气体监测工作。

1.11 生产厂房、建、构筑物应符合地区防震烈度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1.12 车间、厂房等应根据需要设置事故照明、事故通风泄压设施和备用安全电源。

1.13易燃易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布置和安装(包括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符合电气设备设计安装防火防爆的要求。

1.14 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应有良好的防静电装置,定期检查确保良好。单独用于防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0欧姆。管道法兰之间电阻不大于0.03欧姆。

1.15 危险物品仓库、气柜、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装置。每年雨季前必须对装置检查试验一次。避雷装置单独设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如与电气设备共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1.16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地点。现场禁止存放油布、油棉纱或其他易燃物品。现场生产用油存放量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的使用量。

1.17禁止无阻火器的机动车辆进入油罐区,易燃物储罐、充氧站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1.18 生产、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火灾、焊炸危险场所等级的划分。

2.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

2.1建筑防火

2.1.1厂房的建筑,易燃物品的贮存,生产工艺装置的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及新、扩、改建工程,必须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1.2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生产车间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生产车间,宜采用不会发生火花的地面。

2.1.3散发气体或粉尘如遇水蒸汽和暖气设备的温度能引起自燃或爆炸时,应采用不循环的热风采暖。

2.1.4在有易燃及可燃气体的甲乙类生产设备区,其钢结构框架、大型设备支架、管廊支柱下部,宜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5小时的保护层加以保护。

2.2防爆泄压

2.2.2在高低压系统之间应安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

2.2.3有爆炸危险的非敞开式甲、乙类厂房的泄压比、泄压措施,应符合(tj16—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保证需要的换气次数。

2.2.4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构筑物2米以上.若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

2.2.5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2.2.7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应装爆破板。如装导爆筒,应朝安全方向。

2.2.8凡是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2.2.9 设备或装置的易爆部位附近,应设置必要的防爆墙。2.2.10粉煤制备系统的机械设备应充氮防爆,所用封闭的粉煤贮仓应有防爆板。

2.2.11使用液氯在解冻时,严禁用火、开水、水蒸汽直接加热瓶嘴、瓶体。如果需要加热时,只能用40℃以下的温水或温湿布加热。

2.2.12液化气体、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使用、贮运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3.控温控压

2.3.1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超温、超压。温度计、压力表及仪表装置必须定期校验,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确。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和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

2.4防止氧含量超过

2.4.1氧和易燃易爆气体混合是发生着火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认真分析化工工艺各环节的氧含量,不准超过规定。

2.4.2原料气制备时禁止过氧操作,严防未经燃烧的空气(氧气)进入煤气系统。

2.4.3原料气净化、洗涤工艺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严防系统内形成负压吸入空气,引起焊炸。

2.4.4系统和设备检修前、后,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彻底,分析氧气含量(19%-22%)合格后方可作业。

2.4.5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必须设置氧含量报警器和事故联锁装置等安全设施。

2.5防火措施

2.5.1 在工序之间、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设置切断阀或安全水封。主要设备上应设单独放空管。

2.5.2 氧气、空气、氮气、可燃气体或液体彼此之间不得直接连通,必须设置止逆阀、安全水封或设计为两关一开阀门(两阀间设放空阀),或者加上盲扳或拆掉一段管子。

2.5.3 在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系统,应配置氮气或惰性气体置换的设施。惰性气体可与灭火设施共用。

2.6防静电、放电

2.6.1 下列设备及管道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6.1.1 生产、贮存,运输和装卸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

2.6.1.2 空气分离装置保冷箱及箱内设备管道;

2.6.1.3 用空气干燥、掺合、输送可燃的粉状或粒状的塑料、树脂及其他易产生静电的固体物料所用设备及管道;

2.6.1.4 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件,对地绝缘的金属、导体等都应设置专门接地。

2.6.2 在装油或装其它易燃液体时,禁止取样或检测工作;检测或取样工作应在装料完毕半小时后进行。

2.6.3 禁止使用喷射蒸汽的办法加热易燃液体。

2.6.4 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槽内进行移液工作。

2.6.5 易产生静电的危险场所,应设置人体静电导除的设施,如安装接地的门把手、接地扶栏、装卸站台的接地金属棒等。

2.6.6 易燃易爆和助燃介质的流速应控制在安全流速以下。

2.6.7 禁止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尼龙等化纤衣服在易产生静电的危险场所工作。

2.7贮运设施

2.7.1 易燃液体贮罐应设液位计、呼吸阀、消防泡沫管枪。如无呼吸阀时,应设带有阻火器的放空管。

2.7.2 闪点低于28℃,沸点低于38℃的易燃液体常压储罐,应设置冷却降温等安全措施。闪点低于28℃,而沸点在38℃至85℃之间的地上易燃液体贮罐,应设冷却喷淋或气体回流冷凝等设施。

2.7.4 液氨贮罐上应设置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

2.7.5 充装液氨和液氯前,必须按规定对钢瓶(或罐车)进行认真检查确认,不合格的禁止充装。

2.7.6 贮存易燃易爆液体的设备,应设置有高低限位报警器及自动调节装置。

2.7.7 硝酸铵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严格按照《爆炸物品管理规定》进行作业。

2.8物料排故

2.8.1含有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的污水必须经过回收或处理后,方可通过水封并排入下水道,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毫米。

2.8.2几种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污水,不准直接混合排入下水道。

2.8.3厂区内的下水主管、支管与各区段间应用水封井隔开,当两个水封井间的管线超过300米时,管线上应增设水封井。

2.8.4含油(非水溶性易燃和可燃液体)污水应设置隔油池或污油回收设施。

2.8.5加强检查,及时消除泄露。

第4篇 防爆电气设备检修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条:本规程中所指的防爆电气设备为煤矿现用的高压防爆开关、低压防爆开关,移动变电站,手动防爆开关。凡从事以上防爆电气设备检修安装均应遵守本规程。

第二条:车间内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接地。

第三条:车间内的配电盘附近严禁挂衣物,工具。配电盘上的各种电压要有明显的区分标志,配电盘上要有明显的触电危险的警示标志,配电盘的电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第四条:设备检修完毕送电试验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试验。如在试验中需要工作应停电,如必须带电作业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五条:临时工作中断恢复工作或每班工作前,必须重新验明无电和检查接地是否可靠。

第六条:设备喷漆时要严格按照《喷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第七条:工作中起吊搬运设备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第八条:要正确使用各种仪表,测量前要核对测量项目是否相符,量程要高档开始,逐渐旋转到合适的量程。万用表不用时要将旋转开关拔到交流电压最高档。

第九条:工作中如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危险,并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第十条:所有检修设备的防爆面必须符合部颁的《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中对防爆性能的要求。

第5篇 防爆电气设备检修、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条:本规程中所指的防爆电气设备为煤矿现用的高压防爆开关、低压防爆开关,移动变电站,手动防爆开关。凡从事以上防爆电气设备检修安装均应遵守本规程。

第二条:车间内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接地。

第三条:车间内的配电盘附近严禁挂衣物,工具。配电盘上的各种电压要有明显的区分标志,配电盘上要有明显的触电危险的警示标志,配电盘的电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第四条:设备检修完毕送电试验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试验。如在试验中需要工作应停电,如必须带电作业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五条:临时工作中断恢复工作或每班工作前,必须重新验明无电和检查接地是否可靠。

第六条:设备喷漆时要严格按照《喷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第七条:工作中起吊搬运设备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第八条:要正确使用各种仪表,测量前要核对测量项目是否相符,量程要高档开始,逐渐旋转到合适的量程。万用表不用时要将旋转开关拔到交流电压最高档。

第九条:工作中如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危险,并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第十条:所有检修设备的防爆面必须符合部颁的《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中对防爆性能的要求。

第6篇 煤矿防爆开关技术要求规程

一、防爆真空智能型馈电开关技术要求

1. 具有相关资质的证书、证件。

2. 具有资质单位检验的检验报告。

3. 开关具有煤安标志和防爆标志。

4. 开关具有防爆性和耐爆性。

5. 海拔高度为2000米。

6. 开关具有选择性漏电和漏电闭锁。

7. 开关保护灵敏可靠,测量精度高,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当供电线路中出现过载、短路、断相或漏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8. 全数字化,液晶汉显,故障自诊断,有记忆功能,可通过在线远程查询、修改,具备事件顺序记录,瓦斯电闭锁,通信传输。

9. 能集中控制、保护、监测、通信为一体,用于交流50hz,电压为1140v至3300v电网中,与其他自动化设备或系统接口。

10. 隔爆接合面完好标准要求:

①当操纵杆杆直径d<6.0mm时,l须不大于6.0mm;d<25mm时,l须不小于d;d>25mm时,l须不大于25mm。

②滚动轴承结构,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mm,须不大于w值的2/3。

11. 隔爆接合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12. 隔爆接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① 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② 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13. 防爆面不得有锈蚀或油染,应涂防锈油或进行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算合格。

14. 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间隙不超过规定为合格。

15. 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16. 螺丝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mm;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符合规定。

18.操纵杆直径与隔爆接合面长度必须符合规定。

二、防爆智能真空组合开关的技术要求

1. 具有相关资质的证书、证件。

2. 具有资质单位检验的检验报告。

3. 开关具有煤安标志和防爆标志。

4. 开关具有防爆性和耐爆性。

5. 海拔高度为2000米。

6. 开关保护灵敏可靠,测量精度高,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具有过载、过流、断相或漏电闭锁保护。

7. 全数字化,液晶汉显,故障自诊断,有记忆功能,故障模拟试验,可通过在线远程查询、修改,具备事件顺序记录,通信传输,远程操作采煤机或采面刮板输送机。

8. 采面刮板输送机停止运行时,采煤机必须实行闭锁。

9. 有程序控制开停操作,实行三机配套,全自动集中控制。

10. 能集中控制、保护、监测、通信为一体,用于交流50hz,电压为1140v至3300v电网中,与其他自动化设备或系统接口。

11. 可实现单机控制,多回路程序控制,单机双速控制,双机双速控制。

12. 隔爆接合面完好标准必须符合下表:

①当操纵杆杆直径d<6.0mm时,l须不大于6.0mm;d<25mm时,l须不小于d;d>25mm时,l须不大于25mm。

②滚动轴承结构,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m,须不大于w值的2/3。

13. 隔爆接合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14. 隔爆接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③ 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④ 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15. 防爆面不得有锈蚀或油染,应涂防锈油或进行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算合格。

16. 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间隙不超过规定为合格。

17. 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18. 螺丝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mm;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浓度符合规定。

18.操纵杆直径与隔爆接合面长度必须符合规定。

三、电缆的技术要求

1. 必须选用经有资质单位检验合格,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屏蔽电缆。

2. 有电缆资质单位检验合格试验报告。

3. 有资质的相关证书、证件。

4. 电缆芯线数、截面由三机配套厂家按供电细则进行确定,长度根据控制地点确定。

5. 严禁采用铝包电缆和铝芯电缆。

6. 接地不得使用铝芯电缆。

7. 敷设的高、低压电缆,必须采用符合mt818标准的橡套软电缆。

8. 专用控制、通讯电缆的芯线数,要按通讯、信号及控制系统的实际要求数选取留有一定数量的备用线数。

9. 电缆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它用。

10. 按电缆实际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不超过电缆长时允许电流。

11. 按机械强度选择电缆截面,其芯线截面应不小于各种用电设备按机械强度要求所规定的最小截面。

12. 不同耐压等级电缆绝缘摇测必须符合绝缘摇测标准。

13. 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线芯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14. 不同截面的橡套电缆严禁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15. 低压橡套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密封圈材质用邵氏硬度为45~55度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并符合完好要求。

16. 进出线嘴连接紧固。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压叠式线嘴以抽拉电缆不串动为合格,螺旋线嘴以1只手的五指使压紧螺母旋进不超过半圆为合格。压盘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

17. 电缆芯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严禁绑扎。连接后的接头电阻不应大于同长度线芯电阻的1.1倍,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线芯的80%。

18. 屏蔽电缆之间连接时,必须剥除主线芯的屏蔽层。

第7篇 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安全技术规程

一、基本要求

1、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熟悉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安全保护装置,能独立操作;

3、对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所产生的一般故障,能及时判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消除;

4、必须按信号指令行车,在开车前必须发出开车信号;机车运行中严禁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严禁司机车外开车。

5、每班开车前必须对机车的各种保护进行检查、试验。机车的闸、灯、喇叭、连接装置和撒砂装置等,任何一项不正常不修好都不能使用该机车。

6、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在机车行驶中或未停稳前离开司机座位;暂时离开岗位时,停好车后必须将钥匙取下随身携带。

7、车场调车确需用机车顶车时,严禁异轨道顶车;严禁不链环顶车。

8、使用机车牵引或推顶脱轨的矿车复轨时,应有可靠的措施,如借助复轨器等。

9、与跟车工的联系信号工具为哨子:一声(长)为停;二声为机车向跟车工方向运行;三声为机车向远离跟车工的方向运行。

10、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上班前不喝酒,班中不脱岗、睡觉,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1、无妨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二、操作前准备

1、接班司机必须向交班司机详细了解列车运行、信号、线路等情况(交班司机要主动交代清楚),并对机车认真进行检查:

(1)按柴油机说明书的要求,将冷却水及水洗箱水加到规定水位;

(2)按要求的轻柴油(夏季为0号、冬季为-10号或-20号)加注至燃油箱适量,将符合sy1152-77《机油》标准的机油加注曲轴箱适量;

(3)液力变矩器及动力换挡变速箱内,加注符合标准的8号液力传动油至要求的油位高度(约12升);

(4)检查各检测装置各检测探头及连接电缆、油管是否完好无损,工作是否正常;

(5)各紧固件紧固可靠无松动;

(6)各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可靠;

(7)、各润滑点加注机油润滑;

(8)各仪表指示工作正常准确可靠;

(9)接通燃油通路的截止阀打开;

(10)撒砂装载是否灵活可靠。

2、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车辆组列、装载等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开车:

(1)车的连接不正常;

(2)牵引车数超过规定;

(3)矿车上装载的物料的轮廓超过牵引机车的轮廓尺寸;

(4)运送物料的机车或车辆上有搭乘人员;

(5)运送有易燃、易爆或有腐蚀性物品时,车辆的组列、装载或使用等不符合规定;

(6)存在其他影响安全行车的隐患。

三、机车运行操作

1、柴油机的启动:坐在机车司机座位上,启动前应将机车操纵手柄(换挡及方向控制手柄)置于停车位置(中心)。用钥匙接通电源,观测电器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然后将钥匙转到“启动”位置按“启动按钮。正常情况下,防爆柴油机车应在5秒钟内启动运转,如5 秒钟尚不能起动,应立即断开起动电路,待2秒后再行启动,起动机的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机车运行时起动开关应在“接通”位置,机车停车后应将起动开关转到“断开”位置。

柴油机起动后低速运转3-5分钟后,观察气压表当压力达到0.6mpa以上后,先鸣笛方可运行。

2、机车的起步:确认手制动手柄在松开位置,把档位手柄向前或向后挂入行驶位置,再挂入1档,然后将油门手柄缓缓加大,即可平稳起步,。油门手柄转动角度越大则车速越快,反之则减慢。在满足牵引力的情况下应尽量使柴油机在较低油门状态下工作。禁止直接高速档起步。

3、正常行驶:在行驶中车速达到10km/h(2.78m/s)且柴油机还没有到最大输出功率,如还要提高车速应换入2档,行驶中应根据路况平稳调整油门手柄位置。不要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一般在重载情况下应始终使用1档,空车或轻载可使用2档。

4、换向行驶:换向行驶时应先将油门手柄缓拉到最小位置,同时轻轻制动,待机车停稳后再将换挡手柄换至相反行驶方向,再缓慢加速。严禁直接扳至反向位置。绝对禁止利用(打反车)的方法来使机车制动,这样做会使传动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坏。

5、机车制动:机车行驶过程中如要减速行驶一般利用气动制动来减速行驶。避免制动过度引起的列车震动和冲击发生。驻车时应使用手制动手柄制动,防止溜车。

6、停止机车:停车后要关闭钥匙门把钥匙取下,按下制动手柄。如长时间不用机车时要关闭柴油箱阀门。

7、如遇轨道太滑、坡度较大不能起动时,应撒砂以增加摩擦力。

8、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前端(调车和处理事故时不受此限);如机车推行车辆,必须听从调车人的的指挥,速度要慢;列车组列时,要注意插销人员的安全。

9、行驶中,要按信号指令行车,要注意观察人员、车辆、道岔岔尖的位置、和线路上的障碍物等。

10、列车行驶的速度:最大空载不得大于15公里/小时,额定负荷运行速度不得大于8公里/小时。

11、机车通过施工地段时,必须服从现场施工人员的指挥,准许运行时方可慢速通过。

12、需要司机扳道岔时,必须停稳机车,刹紧车闸后,方可下车扳动道岔。严禁在车上扳动道岔。严禁挤岔强行通过。

13、列车出现故障、发生不正常现象、接到紧急停车信号时,都必须减速停车。

14、司机在行车中,应保持头脑清醒,遇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冷静对症处理:

(1)轨道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车处理;

(2)机车出现故障要立即停车,向调度汇报;

(3)行车中必须注意机车各部运转情况,如声音不正常或有特殊气味,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4)行车中如遇可能撞车、撞人等危险情况,可紧急刹车并同时撒砂。

四、收尾工作

1、检查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完好。清扫环境卫生。

2、整理运行记录和工作日志。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将存在的问题向下班接班司机交代清楚。

第8篇 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fbdyno.6.3/2×45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对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合格证后方可操作设备,否则不允许检修通风机设备。

2.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熟记局部通风机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应熟悉通风机一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各部性能,供电系统和控制回路。

4.局部通风机在运行期间,加强巡回检查,做好各种运行记录。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起动前检查风电闭锁完好情况,启动后应监听风机运转声音一段时间,出现异常声音及时处理

二、进入现场

1.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自己工作环境,对煤尘、噪音、顶板等可能存在的危害有着充分的认识,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2.操作时必须佩戴齐全个人防护用品

三、.操作准备

1.仔细检查风机各紧固件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及时紧固。

2.检查风机、风筒有无漏风现象,如有应及时进行处理。

3.检查配电装置是否完好,运行是否正常。

4.局部通风机进风口前5米内不应堆有杂物

5.检查风流通道中是否有杂物,风叶有无堵卡现象,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四.操作过程

1.启动先将开关隔离手把合到正转位置,按下起动按钮风机运转。

2.风机运转中,要经常巡视风机运转情况,风电闭锁工作情况。

五.完成操作

1.停风机时,必须有停风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撤出人员后方可停机。

2.停机时,按下组合开关停止按钮。

3.将开关隔离手把打到零位。

六.离开现场:

1.设备卫生必须清理干净。

2.交接班时风机存在的问题和运行情况必须向下个班交接清楚,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3.离开现场需对本班存在的危害因素向下个班交接清楚。

七.违反操作标准及可存在的危害

1.运转中不得用手触摸回转机件,小心受伤。

2.检修风机时,检修工要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

3.停风机时,必须有停风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撤出人员后方可停机。否则会造成人员伤害和其它损失 。

4.风机20米范围内严禁有明火,以防发生瓦斯着火或瓦斯爆炸事故。

安全警告:

1.每台局部通风机必须悬挂管理牌板,内容包括:局部通风机编号、管理人姓名、风筒长度、周围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有效风量等。

2.局部通风机应断续启动,不要一次启动,以防止风筒脱节脱落。

3.维护人员每班至少要检查2次风筒,发现有脱节、挤压、扭折、破裂、脱挂及漏风等现象时,要及时处理。

4.局部通风机在正常运转时,不准随意停机

5.要求风筒之间接口严密,胶质风筒可用双反边接头。

6.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局部通风机。

7.风筒拐弯处必须用硬质弧形弯头连接。

8.风筒吊挂要靠顶靠帮,并要保证平、直、紧、稳,避免车刮。

9.局部通风机必须指专人进行管理。

《防爆技术规程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